如果說見於記載舞胡旋者多為青年女子的話,胡騰舞則多由少年男子表演。從舞蹈名稱即可知,胡旋舞以“旋轉”為特點,而胡騰舞的特色則是“騰躍”。8世紀詩人李端在詩中描述了壹位“肌膚如玉鼻如錐”的胡人少年舞者表演胡騰舞的情形。舞者身穿桐布輕衫,頭戴珠帽,披葡萄紋長帶,在舞蹈之前跪在帳前以“胡語”(本音語)向觀眾致詞,然後開始輕健敏捷的舞蹈,“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85]除了俯仰騰躍,環行急蹴等剛猛雄健的形體動作外,還伴有揚眉動目、顧眄流盼等豐富的面部表情。同時代詩人劉言史的描述,可以更加深對胡騰舞的了解。“石國胡兒人見少,蹈舞尊前急如鳥。織成蕃帽虛頂尖,細氎胡衫雙袖小。手中拋下蒲萄盞,西顧忽思鄉路遠。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四座無言皆瞪目,橫笛琵琶遍頭促。亂騰新毯雪朱毛,傍拂輕花下紅燭。酒闌舞罷絲管絕,木槿花西見殘月。”[86]更鮮明地突出了這種舞蹈騰躍剛勁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265—58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民族大交流的時期,也是各民族樂舞文化大交流的時期。這種交流融匯,為後世少數民族與漢族,南方與北方的音樂、舞蹈的大融合起了決定作用。 海東:
矛隼是壹種非常美麗的中型猛禽,也是體形較大的隼類,所以又有“巨隼”之稱,體長為56壹61厘米,體重1310—2100克。羽色變化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暗色型的頭部為白色,頭頂具有粗著的暗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橫斑和斑點,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橫斑,飛羽石板褐色,具斷裂的白色橫斑,下體白色,具暗色橫斑,但比阿爾泰隼的斑紋較為稀疏。白色型的體羽主要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點。灰色型的羽色則介於上述兩類色型之間。虹膜淡褐色,嘴鉛灰色,蠟膜黃褐色,跗跖和趾為暗黃褐色,爪黑色。
矛隼在國外分布於歐洲北部,亞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我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瓦房店和新疆新疆喀什等地,極為罕見, 其中在黑龍江、遼寧為冬候鳥, 在新疆為留鳥或繁殖鳥。
矛隼棲息於巖石海岸、開闊的巖石山地、沿海島嶼、臨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帶,堪稱是北國世界的空中霸王,但很怕熱。常在低空進行迅速的直線飛行,發現獵物後則將兩翅壹收,突然急速俯沖而下,就象投射出去的壹支飛鏢,徑直地沖向獵物。主要以野鴨、鷗、雷鳥、松雞等各種鳥類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動物。捕捉巖鴿等獵物時,雄鳥和雌鳥可以進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鳥突然飛進巖鴿棲息的洞穴中,將它們驅趕出來,雄鳥則在洞外等候,進行捕殺。
矛隼因為體態雄偉、羽色奇特,在遼、金和清朝時,被北方的古代帝王用於狩獵,視為珍禽,稱為“海東青”。1682年(康熙二十壹年),康熙皇帝在北京南郊校場閱兵,當他看見臂架海東青的禦林軍從身邊颯爽走過的時候,不覺龍顏大悅,詩興大發,遂口占壹詩贊美海東青,其中有“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墾。”的詩句。不僅宣揚了武德,激勵軍勇,更誇耀了海東青性情剛毅而激猛,其品質之優秀可與天上的星星相輝映,其力之大,加千鉤擊石,其翔速之快,如閃電雷鳴。由此可見矛隼在古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