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遇著中秋時節近,剪絨花勣鬥鵪鶉。——朱有燉《元宮詞·金風苑樹日光晨》
3.月宮小殿賞中秋,玉宇銀蟾素色浮。——朱有燉《元宮詞·月宮小殿賞中秋》
4.燈月交光照綺羅,元宵無處不笙歌。——朱有燉《元宮詞·燈月交光照綺羅》
5.報道桂花成蓓蕾,雨余庭院喜新涼。——朱有燉《秋信》
6.鹿頂殿中逢七夕,遙瞻牛女列珍羞。——朱有燉《元宮詞·鹿頂殿中逢七夕》
7.明朝看巧開金盒,喜得蛛絲笑未休。——朱有燉《元宮詞·鹿頂殿中逢七夕》
8.清明憐已過,春色苦無多。——朱有燉《和白香山何處難忘酒·何處難忘酒》
9.何處難忘酒,年光似擲梭。——朱有燉《和白香山何處難忘酒·何處難忘酒》
擴展閱讀:人物簡介
朱有燉,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第五子周定王朱橚(1361年-1425年)之嫡長子,朱元璋之第六孫,明洪武12年正月19日(即西歷1379年2月6日)出於皇室老家安徽鳳陽,洪武廿四年(1391年)三月受冊為周世子。在明惠帝發起的削藩行動中,與其父朱橚壹同被廢為庶人,遷徙雲南。至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登基後,方才恢復爵位。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周王朱橚病薨,朱有燉襲封周王爵,在位近14年。至明英宗正統4年5月27日(西歷1439年7月8日),朱有燉薨於封國河南開封府,享壽61歲,以其博聞多能而謚為“憲”,故世稱“周憲王”。
朱有燉死後無子,由弟朱有爝繼承王位。明英宗知道朱有燉的死訊後,按有燉的生前意願,賜書通知周王府不需要把沒有子女的王妃及夫人殉葬,可是朱有燉的王妃鞏氏及六位夫人已經殉死了,英宗只好下詔追謚王妃貞烈、六夫人貞順。朱有燉在明初皇帝與藩王之間的權力鬥爭中,朱有燉父子先後遭打擊。為避禍他遠離政治,專意戲曲和戲曲創作,作有雜劇31種均存。內容多宣揚神仙道化及封建倫理觀念,思想平庸消極。以妓女生活為題材的戲,占了他劇作總數的近1/3,他對妓女、樂戶頗為熟悉,寫來生動逼真。較好的劇作有《李亞仙花酒曲江池》、《關雲長義勇辭金》、《黑旋風仗義疏財》、《劉盼春守誌香囊怨》和《漢相如獻賦題橋》等。所作文辭本色,音律和諧,註重歌舞,便於演出。在形式體制上亦有大的革新,打破了雜劇四折壹楔子的模式,改壹人獨唱為對唱、輪唱或多人合唱以及南北曲合套等,詩文集有《誠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