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宏
那天下午,我在聽鋼琴大師魯賓斯坦演奏的肖邦的鋼琴小夜曲。優雅清晰的音符在優雅地跳躍流動,周圍的空間發出晶瑩的回聲。緩慢悠揚,像壹首歌,鋼琴輕輕敲擊聽者的心,讓人如夢如歷。似乎眼前還有很多遙遠而迷人的故事。妳是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妳在這個鼓舞人心的故事中徘徊...人們把肖邦的鋼琴曲比作抒情詩並不為過。僅靠文字構建的詩歌,永遠傳達不出這樣的意境。
突然,外面下起了雪,白色的、閃閃發光的雪花紛紛飄滿天空。此刻,肖邦的鋼琴小夜曲還在我身邊回蕩。鋼琴的節奏與雪花的飄動是和諧的,仿佛鋼琴的聲音在回應飄動的雪花而緩緩流淌,又像雪花隨著鋼琴的旋律翩翩起舞。我凝視著窗外的雪,凝視著這些幹凈自由的自然精靈在天地間飛翔,記憶中壹些與雪有關的場景浮現在我的眼前。
很多年前,春節後的壹天,我剛剛走出中學六年級,告別父親,獨自壹人坐上了北上的火車,去了異鄉。火車離開後不久,就開始下大雪了。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的春雪。雪花落得到處都是,很快就覆蓋了大地。向窗外望去,全是白色。鐵軌不見了,鐵路兩邊的電線都被雪覆蓋了。木桿難以承受,倒在路邊。火車不得不停在遠離車站和城鎮的雪地裏。那時候,我覺得命運正通過突然降臨的大雪,向我發出壹種陰森不祥的預兆。窗外,沒有人能看到道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飛舞...車廂裏有抱怨。在我身邊不安分的乘客中,只有壹個人與眾不同。別人抱怨,她卻快樂;當其他人嘆息時,她又唱又笑。這是坐在我對面的壹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她躺在窗前,驚訝地望著大雪,大聲唱著:①“雪花,白色的雪花,像鹽和糖壹樣,鮮艷的雪花……”她的歌簡單而有趣。我看著小女孩,聽著她的歌,忘記了我所面臨的困難。小女孩被媽媽抱走了,媽媽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女人,穿著樸素,神情安詳,對著開心的女兒微笑。女兒的快樂也感染了她。她微笑著回答女兒關於雪的問題。她答不上來,小姑娘就來問我。看著她天真活潑的臉,我盡力回答她的問題...我們的火車在原野停了壹整天,小女孩總是興高采烈,用歌聲和笑聲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晚上,母女倆互相依偎著,靜靜地睡著了。我盯著他們,就像盯著壹個展示母愛和天真無邪的精彩雕塑。他們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期待,即使面對冰雪打斷了他們的旅程。回想起來,那對母女和我只說了幾句話,卻像茫茫雪原上壹團溫暖的炭火,驅散了我的孤獨、焦慮和煩躁。第二天早上,火車啟動了,我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皚皚白雪中,我帶著美好的憧憬,向著社會,向著生活,留下了第壹個深深的腳印。從那以後,每當我掙紮著尋找自己的路時,心裏都會聽到那首簡單而清晰的歌:(2)“雪花,白色的雪花,像鹽像糖,鮮艷的雪花……”
就在我沈浸在遙遠而溫暖的往事裏的時候,窗外的大雪已經不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忽來忽去,像壹場轉瞬即逝的夢,肖邦的鋼琴小夜曲依然回蕩在我的周圍,仿佛是那場大雪的美妙回味。這場初春的雪,雖然只是壹閃而過,卻讓我難以忘記它們帶來的遐想。我想,在喧囂的生活中,能有這樣壹個詩意而美妙的時刻,來放飛自己自由而寧靜的心靈,是多麽好啊。(本文已刪除)
1.第二段寫“雪花”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麽作用?請簡要分析壹下。(4分)
2.為什麽文章要把小女孩的歌聲寫兩遍?請在上下文中簡單回答。(2分)
3.劃線的句子很有表現力,請欣賞。(4分)
把肖邦的鋼琴曲比作抒情詩並不為過。單靠文字構建的詩歌,永遠傳達不出這樣的意境。
②在陌生的土地上,在潔白的雪原上,我帶著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第壹個深深的腳印。
4.根據全文內容,指出題目中“清澈見底”的具體含義,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6分)
參考答案
1.在內容上,寫白色的、閃閃發光的雪花,表達了對自然精靈的贊美,襯托出下面小女孩的童真之美。
結構上,引出當年壹個下雪天在火車上對往事的回憶;前後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
2.第壹次寫小女孩的歌,是為了表現她的天真和樂觀;第二次寫小女孩的歌,是想說明小女孩這種積極樂觀的精神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①將肖邦的鋼琴曲比作抒情詩,與僅由文字構成的詩歌相比較,突出了肖邦鋼琴曲的奇幻之美。(2)用第壹行腳印暗示自己開始了新的社會生活,用“美好的願景”、“深刻”等詞語表達自己在小女孩精神影響下的積極樂觀和堅定自信。
4.寓意:雪和琴聲清澈幹凈;小女孩的天真無邪;我向往的平靜生活。情感:面對困難,表現出積極樂觀的心態,對美好生活充滿期待;在喧囂的生活面前,表現出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希望樓主采納,O(∩_∩)O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