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出自宋玉所做《神女賦》,意思是楚襄王愛慕神女,苦苦追求,而神女無心與他歡會。比喻單相思,猶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神女賦》接著《高唐賦》而來。《高唐賦》的遲回蕩漾之筆,似乎在牽惹楚襄王乃致讀者對巫山神女的懷想之情,只是到了《神女賦》,這位隱身雲煙、姍姍不臨的美麗女神才終於在作者筆下翩然現形。
但作者並沒有因讓她與早就心馳神往的楚襄王相遇,卻幽幽顯現在他的侍臣宋玉“夢”中,這是頗耐人尋味的。
擴展資料:
數百年後,“建安之傑”的曹植受到此賦的激發,以青出於藍的高妙彩筆創造出同樣神情美麗的洛神形象,才使巫山神女在北國有了壹位冰清玉潔的神女姐妹遙遙與之輝映千古。
宋玉,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 楚國辭賦作家。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誌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
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裏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百度百科-襄王有意神女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