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有關的詩句有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壹身三十六宮夜,露滴玉盤青桂秋。
桂
桂,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桂”是形聲字,從木,圭聲。桂是植物名。壹指肉桂,樹皮可入藥或做香料,通稱桂皮。壹指木犀,花可做香料,通稱桂花。
桂是樹木名,但有好幾種樹叫做桂樹。壹種是所謂“金桂”,俗稱“桂花”,別名“木犀”,又名九裏香,花供觀賞,又可做香料。
另有壹種叫“肉桂”,樹皮叫“桂皮”,可以入藥,也能做香料。第三種叫“月桂”,原產於地中海,中國有栽培,供觀賞,葉和果實可提煉芳香油,樹葉又可做罐頭矯味劑。月桂這種植物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外來品,文學及民間所謂桂,是指桂花,也即木犀。
知識拓展:
桂花又名桂子,有奇香。白居易有壹首詞《憶江南》,第二段說:“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桂花於農歷八月開放,所以八月也稱為“桂月”。
唐詩人宋之問有《靈隱寺》詩,詠桂花:“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以後人們就用“桂子飄香”來形容中秋佳節前後的美景。
桂樹非同壹般的樹,因而貴重。《戰國策·楚策》載,蘇秦到楚國,三年才見到楚王,談話完了就辭行。
楚王向他為什麽這樣急,蘇秦答:“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薪桂,因鬼見帝,何事不去?”後來就把生活費用昂貴叫做桂玉,又叫“米珠薪桂”。
桂花編的帽子,叫“桂冠”,比喻清香高潔。中國古代詩人常用這個詞以自譽。但這和現代漢語所說的桂冠不同。今所謂桂冠是“進口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