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傅山有詩雲:
青松白梧十裏迥,
狴(木字旁)青抵白詞堂幽。
晉國園陵迷草木,
綿田香火動春秋。
名更賣扇傳東海,
身隱承顏肖故邱。
還慮寒山太枯寂,
婉客分到牡丹頭。
望江南 蘇軾
春未老,
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
半壕春水壹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
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2.介子推死前做的那首詩是什麽“有龍於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壹蛇羞之,死於中野。"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晉國賢臣,又名介之推,介子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周朝晉國(今山西介休)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壹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介子推,壹說是生於聞喜戶頭村,還有壹說是生於夏縣裴介村(山西省靈石縣旌介村)。長在夏縣裴介村,死後葬於介休綿山(又名作介山)。壹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晉文公元年(前636年)。縣誌雲,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晉文公欲求卻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相傳,寒食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又據通誌,介子推“隱後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於是,其卒年可能在晉成公年間(前607年~前600年)。
追隨重耳
介子推的出身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春秋時候,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寵妃驪姬,欲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由是引發壹系列變亂。太子申生被驪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重耳避難奔狄,隨行賢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趙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之說。介子推即是其中之壹。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1]。
割股充饑
早年重耳出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壹年逃到衛國,壹個叫做頭須(壹作裏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饑餓難忍。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虐了壹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裏,把腿上的肉割了壹塊,與采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壹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辭官不言祿
介子推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結束後,重耳壹下子由逃亡者變成了晉文公,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子推”。對此,介子推沒有像壺叔(壹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介子推卻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艷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有些並未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例如:豎頭須)為了貪小便宜通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介子推因此很氣憤,進而隱居綿山,成了壹名不食君祿的隱士。
《呂氏春秋》雲,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壹首,“有龍於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壹蛇羞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裏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裏,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裏,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後來有人在壹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將壹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壹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此後,“足下”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又命人葬之於綿山,秦二世時遷葬於故裏裴介村。並改綿山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過錯。將壹山崗定為介子推名義上的封地——介公嶺,將介子推母子隱居的巖洞改建成介公祠,並立“介廟”於綿山腳下柏溝村南的柏樹林之中,又命將定陽縣改名為介休縣。
歷史評價
介子推忠君赴義、鄙棄功名利祿的氣節,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後人不僅造了個“寒食節”來紀念他,還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廟宇來祭奠他,文人雅士登臨題詠、寓興抒懷的就更是不勝枚舉。這樣的謳歌綿延不絕,貫穿數千年,其不動聲色的道德教化,使人們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種“集體無意識”,以至於很少有人對介子推的所作所為投以審視的目光。
3.介之推不言祿重點句子原文: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內外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 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地名)為之田。曰:“以誌吾過,且旌善人。”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翻譯:
晉文公賞賜跟著他逃亡的人們,介推不提及應得的俸祿,而賞賜也沒有給他。 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現在惟獨國君還在(人世)。惠公、懷公沒有親信,(國)內外都拋棄他們。天沒有(打算)滅絕晉,(所以)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誰呢?上天實際已經安排好了的,而這壹個二個的認為是自己的貢獻,(這)不是欺騙嗎?偷竊別人的錢財,都說是盜竊。更何況把貪天的功勞作為是自己的貢獻呢?下面的(臣子)將罪當做道義,上面的(國君)對(這)奸詐(的人)給予賞賜。上下互相欺瞞,難以和他們相處啊。” 他的母親說:“妳為什麽不也去要求賞賜呢?(否則)這樣(貧窮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誰呢?” 回答說:“責備這種行為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後)不能吃他的俸祿了。” 他的母親說:“也讓國君知道這事,好嗎?” 回答說:“言語,是身體的裝飾。身體將要隱居了,還要裝飾它嗎?這樣是乞求顯貴啊。” 他的母親說:“(妳)能夠這樣做嗎?(那麽我)和妳壹起隱居。”便(壹直)隱居到死去。 晉文公沒有找到他,便用綿上作為他的祭田。說:“用它來標記我的過失,並且表彰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