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是我國的壹句有名的諺語,沒有全詩。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出自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唐代大歷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卷三十二引《古今詩話》謂:大歷末,禪僧玄覽住荊州陟岵寺......乃題詩於竹曰:〔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這句詩表達出禪僧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潑的禪機。
後改變為“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意思是大自然的廣闊無邊為魚躍鳥飛提供了寬廣的空間,比喻在廣闊的天地裏,人們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說話者壹般想要表達的是有兩種意思,壹是說話者不得誌,認為自己沒有發展空間,對現實不滿,羨慕魚、鳥啊;或認為現在有壹個好的發展平臺,可以大展身手,放手壹博。
擴展資料: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應用
《西遊記》第八四回:“老菩薩,古人雲: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怎麽西進便沒路了?”
又如於逢《金沙洲》第三部九:“啊!海闊任魚躍,天空任鳥飛,誰還願意待在壹個村子裏呢!”亦縮為“海闊天空”。
如清·蔣士銓《壹片石·宴閣》:“***記滕王閣下時,海闊天空任所之。”今亦比喻話說得漫無邊際。如夏衍《上海屋檐下》第壹幕:“過壹會兒姓林的走過來,話又會講不完啦,海闊天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