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方: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麽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2、北方: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遠處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陽光下的綠色連著荒城。我又在這裏送友人遠去,萋萋芳草盡是離別之情。
擴展資料:
《憶江南》賞析:
全詞五句。壹開口即贊頌“江南好!”正因為“好”,才不能不“憶”。“風景舊曾諳”壹句,說明那江南風景之“好”不是聽人說的,而是當年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因而在自己的審美意識裏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了“憶”字。
用兩句詞寫他“舊曾諳”的江南風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日出”、“春來”,互文見義。春來百花盛開,已極紅艷;紅日普照,更紅得耀眼。在這裏,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綠,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
在這裏,因異色相映襯而加強了色彩的鮮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聯系起來,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聯系起來,為的是異色相映襯。江花紅,江水綠,二者互為背景。於是紅者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