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瑞清題“遁廬”:
天地有正氣 山水函清暉
2.沈曾植作“缶廬像贊”:
缶廬之畫, 發揮其詩, 詩度他方,
未繡弓衣, 畫合天倪, 雲垂濤瀉,
安吉壹燈, 分光日下, 懷鉛和墨,
人人家家, 不會翁詩, 踐爾乃差。
金容,我來自東,苦鐵為銅,
鉛淚在胸, 攻金朝倉, 築亭王震,
註視翹勤, 禮翁若聖。 聖阿彌陀,
鄰洞炳然, 代身陽邁, 長侍佛前。
3.朱孝臧也有詠《西泠印社圖》:
微聞漢印關兵象, 心盡雕龍老斫輪。
留得西泠幹凈土, 家風夢篆有斯人。
4.馮到過杭州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他有兩首記實詩,頗具史料價值:
與李霞城(鏡第)、趙芝室(家蓀)、陳玄嬰、葉叔眉(秉良)、胡君誨(良箴)、何秋荼、家仲肩(堪)、王幼度(積之)會飲湖上西泠印社,林亭水石,布置絕勝。賦詩記之。壬戌
五步林亭十步樓,真堪席作敖遊。
嬋嫣佳境心能造,離合山光目與謀。
彈指空中思往日,題名石上賀茲邱。
習池會飲都非偶,潦倒清尊惜白頭。
5.湖上雜詩,孤山瞻吳缶廬遺像:?
良金範象孤山陲,手掬寒泉壹薦之。
忽憶小樓燈皎皎,茗甌清對夜闌時。
西泠印社
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召集同人發起創建,吳昌碩為第壹任社長。
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歷有“天下第壹名社”之譽。
參考資料
馮君木《與諸子會飲西泠印社》詩:/article/10396940_59984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