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
1084年,李清照誕生於北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明水鎮(2004年,徐北文教授經過考證,撰文稱:李清照籍貫應該是齊州歷下人,即今濟南市歷城區人,但是其壹生並未在濟南定居過)。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員外郎,是當時極有名氣的作家,深受當時文壇宗匠蘇軾所賞識,常以文章相往來。母親王氏系出名門,高祖王景圖、曾祖王贊,都榮登進士,祖父王準受封為漢國公,外祖父王珪在宋神宗熙寧時為中書省平章事,元豐時為尚書左仆射,都是執掌國家樞要的丞相,受封為歧國公。善文學《宋史·李格非傳》誤稱李清照母親王氏為懿恪公王拱辰孫女。
1101年李清照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諸城趙明誠結婚。趙是金石家。夫妻二人前期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漁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賞金樽沈綠蟻,莫辭醉,此話不予群花比”。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江寧。行至鎮江時,張遇陷鎮江府,鎮江守臣錢伯言棄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李清照簡介,始抵江寧府。
南渡後,詞人的生活困頓。建炎三年,趙明誠獨自前往就任湖州知事。1129年丈夫於農歷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李清照為文祭之:“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紹興),在土民鐘氏之家,壹夕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其寫作轉為對現實的憂患,因此後期經歷了國破家亡、暮年飄零後,感情基調轉為淒愴沈郁,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李清照晚景頗為淒涼李清照簡介,壹說曾改嫁張汝舟,但不久隨即離婚,甚至因此鬧上公堂。約卒於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說法)。陸遊《夫人孫氏墓誌銘》“夫人幼有淑質。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傳夫人。時夫人始十余歲,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孫氏十歲時即紹興二十壹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當卒於1151年之後。
據《宋史·藝文誌》中說,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但已經遺失。現有《漱玉詞》輯本,現存約五十首左右。
李清照前後期作品風格迥異。宋室南渡前,李清照生活美滿,作品熱情活潑,明快天真,多寫少女生活的無憂無慮,以及婚後的離別相思,充分表現女性閨閣的感情。宋室南渡之後,丈夫病死,又逢國家破亡,都壹壹映入詞作之中,李清照多寫顛沛流離之苦,孤獨無依之悲,纏綿淒苦,而入於深沈的傷感。
李清照
李清照前期詞風婉約,委婉含蓄。後期因歷經國破家亡、喪夫等之痛,詞風轉為孤寂淒苦。作詞特點為音律和諧,善於白描,刻畫細膩,形象生動,比喻貼切,用典妥貼,善用疊字、疊句和對句,喜以淺白之字和尋常之語入詞,淺近自然。
李清照對詩詞的分界看的很嚴格,她在《詞論》中提出“詞,別是壹家”之說。主張詞必須尚文雅,協音律,鋪敘,典重,故實。李清照將婉約詞派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時通過描寫個人的苦難遭遇,反映出兩宋之交整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悲劇,創造了“易安體”風格特點:以尋常語入詞;格調淒婉悲愴;倜儻有丈夫氣。
同為宋代人的朱熹說:“本朝婦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而後世對李清照的成就評價則更進壹步,例如楊慎就明確提出:“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沈曾植將李詞的藝術魅力描述為:“墮情者醉其芳馨,飛想者賞其神駿”。鄭振鐸亦極力稱贊李清照,但將其稱為“詩人”:“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壹位女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壹位女詩人,……像她那樣的詞,在意境壹方面,在風格壹方面,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更多 >>
更多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