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興八首.其八》
唐代:杜甫
昆吾禦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彩筆昔曾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譯文:
從長安到渼陂,途徑昆吾和禦宿,紫閣峰在終南山上閃耀。我想念壹路的香稻和碧梧,在豐收的季節 吸引著鸚鵡與鳳凰等到春天,曼妙的仕女們還會采摘花草相互贈送,夥伴們在暮晚時分仍要移棹出發,不願歸返。
昔日,我可以憑借詞語鑿穿時代的黑井,痛飲山河甘洌,而今卻只能在回憶中圍攏水源,撫摸它岑寂的微光。
2、《漁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珣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譯文:
瀟湘的靜夜裏,清風吹拂著秋天的荻花,橘子洲頭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畫。浩渺的煙波中,皎潔的月光下,我收攏釣魚的絲線,搖起小船回家。
綠水就是我的家園,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難勝過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魚蝦。面對盈杯的水酒,望著詩書滿架,我已心滿意足,再不用將名利牽掛。
3、《社日》
唐代: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譯文:
鵝湖山下稻梁肥碩,豐收在望。牲畜圈裏豬肥雞壯,門扇半開。夕陽西沈,桑柘樹林映照出長長的陰影。春社結束,家家攙扶著醉倒之人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