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王弗在左,王朝雲在右,為什麽蘇軾偏偏選擇了與王閏之同葬?

王弗在左,王朝雲在右,為什麽蘇軾偏偏選擇了與王閏之同葬?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夜深人靜,每每讀起蘇軾的江城子。都不免被他們深厚的夫妻情誼所感動。

結發妻子王弗,可以說是蘇東坡在情竇初開之時遇見的心動女孩,那壹年,她15歲,東坡是18歲的翩翩少年郎。

有人說,蘇軾與王弗不過是父母安排的婚姻,頂多算門當戶對罷了。確實,蘇軾的父親蘇洵與王弗的父親王方為好友的關系。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確實很多婚姻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拍板定下的。在他十八歲的這年,王方請人做媒將王弗許配給了蘇軾。可見這老丈人是真心欣賞這個有才華的青年,也放心將自己的掌上明珠托付給他。

但是,王弗跟蘇東坡可不是被亂點鴛鴦而湊成對的。

“喚魚姻緣”成了壹段佳話,也讓蘇軾開始註意到了這個叫王弗的少女。

這飛來鳳,楊著闊長的綠葉,吐露嬌柔的花蕊和幽幽清香。正是王弗最愛的花。 蘇軾的這簇飛來鳳可真的是投到了王弗的心裏去了。

16歲那年,王弗成了蘇軾的結發之妻,與蘇軾琴瑟相合僅十壹年。王弗的逝世對蘇東坡是非常沈痛的打擊,給他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也是不言而喻。 他心中的白月光寂滅了,往後書桌旁再也尋不到她陪伴的身影了。

在王弗逝世的十年後,東坡來到密州,這壹年正月二十日,他在夢中見到了昔日的愛妻,王弗。因此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妳壹眼,再也沒能忘掉妳容顏。”用傳奇的這句歌詞來形容蘇軾與王朝雲的相遇再合適不過。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殊不知是西湖的旖旎風光讓東坡沈醉其中,還是因為遇見“西子”而讓人怦然心動。 12歲的王朝雲成了東坡的侍女,壹直到18歲,才正式成為他的侍妾。彼時,東坡已是44歲,過了不惑之年。

王朝雲在精神和藝術的感受能力是極高的,她對情感的細膩感知總是能輕易地貼近蘇東坡的心裏。唱著東坡寫的《蝶戀花》也能讓她潸然淚下。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裏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想起蘇軾宦海的浮沈、命運的無奈,對蘇東坡忠而被貶、淪落天涯的境遇是同感在心,於是不能自已。 她懂他、敬他、愛他,甚至於多過自己。

蘇東坡壹生的政治生涯非常地坎坷,屢屢被貶,在杭州三年,之後又官遷密州、徐州、湖州,顛沛不已,甚至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副使,這期間,王朝雲始終緊緊相隨,無怨無悔。在黃州時,他們的生活十分清苦。沒有珍饈美味,王朝雲便用廉價的肥豬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軟,肥而不膩的肉塊,作為蘇東坡常食的佐餐妙品,這就是後來聞名遐邇的“ 東坡肉 。”

如果說這世上誰人最了解蘇東坡,最能懂他那滿肚子的不合時宜,不是王弗,也不是王閏之,此人非王朝雲莫屬。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這是蘇東坡在王閏之逝世後留下的壹句最有重量的話。 實不相瞞,普天之下愛惜蘇軾文才的,怕都有點憤憤難平。

王閏之何德何能,竟能獲此哀榮?

如果說王弗與蘇軾是因為愛情而結成夫妻,那王閏之就比較悲涼了。性情溫婉的她,在那個時候幾乎可以說是王弗的替身,東坡娶她不是因為愛,而是為了照顧家中幼子。

“性格溫順,知足惜福。”這是世人眼中的她。 她欣然接受這“合理的安排”,成為了大文豪蘇東坡的第二任妻子。21歲才嫁人,她必然聽到了不少的緋言緋語,有堂姐王弗的珠玉在前,她成了別人口中從小暗戀姐夫、惦記姐夫的人。但她從不去爭辯這些,是是非非都是過眼雲煙。

王閏之,既沒有王弗的才氣,能在東坡的書桌前紅袖添香;也沒有王朝雲的靈氣,能唱蝶戀花為東坡排解愁悶。她所能做的,不過是像個老媽子壹樣,默默地照顧好蘇軾與孩子們的生活起居,事必躬親,她是賢妻,也是良母。

王閏之與蘇軾***同生活了25年,這25年也恰恰是蘇軾人生中最為重要的階段,不管是坎坷還是繁華。王閏之壹路陪伴蘇軾從家鄉眉山來到京城開封,爾後輾轉於杭州壹密州壹徐州壹湖州壹 黃州壹汝州壹常州壹登州壹開封壹杭州壹開封壹 穎州壹揚州壹開封,“身行萬裏半天下”, 她始終甘於人後,默默無聞地陪伴在蘇軾的身邊。

王閏之的壹生,底色都是樸實低調的,她做過的最為出格和被世人所不滿的大概就是烏臺詩案時,蘇軾在湖州被逮捕, 老幼幾怖死。閏之憤而罵道“是好著書,書成何所得 而怖我如此!” 悉取燒之。這幾乎成了所有文人學子捶胸跺腳之痛啊。

但是豁達、寬容的蘇軾並沒有因為閏之燒書而因此介懷。相反,他心中對這個妻子,只有滿滿的愧疚與虧欠感。

“三子如壹,愛出於天。”閏之給了蘇軾壹個和諧而圓滿的家庭,給了他家的溫暖和關懷,讓他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縱情於自己的詩畫江山之間。 蘇軾知道,閏之,他的賢妻,自會為他打點妥當家裏的壹切瑣碎事務。他沒有在他的詩文中為閏之留下驚天動人的詩句,但每每提起,必以賢妻稱之。

蘇軾對王閏之的那份信賴和倚重,已超越尋常的夫妻愛戀, 升華為對母性的眷戀。

在王弗和王朝雲的身邊,他蘇東坡是壹個才華橫溢、幽默機智的好情人,好丈夫。唯獨在王閏之這,他可以做個任性的孩子。他可以臘日不歸去遊孤山,只因他有壹個非常得力的賢內助,所以他能夠遊得盡興、遊得暢快。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王閏之的離去,宛如斷臂之痛,她是他最親的家人,她的無悔付出,蘇軾深感無以為報。

唯有同穴,方能補償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