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秋詞 劉禹錫贊頌秋天的詩句

秋詞 劉禹錫贊頌秋天的詩句

原文:

《秋詞》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註釋:

悲寂寥:悲嘆蕭條空寂。宋玉《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這裏指的是剛開始。

晴:壹作“橫”。排雲:推開白雲。排:推開,有沖破的意思。

詩情:作詩的情緒、興致。碧霄:青天。

翻譯: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裏晴空,壹只鶴淩雲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公元805年(永貞元年),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鎮、官僚勢力的強烈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順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被貶。

可貴的是,詩人在遭受嚴重打擊後,並沒有消沈下去。劉禹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做事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雲亦雲。《秋詞二首》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

賞析: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但各寫壹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壹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誌,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誌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

第二首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凈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閑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

謂予不信,試上高樓壹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凈,心情肅然深沈,不會像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百度百科-秋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