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經裏關於考試的詩句

詩經裏關於考試的詩句

1.關於考試的名句

1.安不忘危,盛必慮衰。

(《漢書》)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5.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9.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1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2.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4.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5.操千曲而知音,觀千劍而識器。

16.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17.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8.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1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0.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21.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2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東隅已逝,桑隅非晚。 25.多行不義,必自斃。

26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27.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28.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9.耳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足踐。

30.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31.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32.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33.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3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37.管中窺豹,只見壹斑。

38.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9.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4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1.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2.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43.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44.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4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4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48.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9.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2.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5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5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55.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5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7.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58.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5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60.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6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6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63.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6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65.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66.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6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69.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7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72.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73.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74.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7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6.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77.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78.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79.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80.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81.前車覆,後車戒。

8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85.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 8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8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88.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89.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90.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91.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9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9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94.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95.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96.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97.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98.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99.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100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01.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102.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03.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104.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105.樹德務滋,除惡務盡。 106.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10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8.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109.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1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1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114.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115.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1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7.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18.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11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0.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21.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12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123.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124.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25.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

126.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2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29..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30.為山九仞,功虧壹簣。 131.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1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34.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135.銜遠山,吞長江。

1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2.與考試有關的詩句都有什麽

1.柳永(宋代)《鶴沖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壹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2.朱慶餘(唐代)《近試上張籍水部 / 近試上張水部 / 閨意獻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3.高蟾(唐代)《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4.張籍(唐代)《酬朱慶餘》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沈吟。齊紈未是人間貴,壹曲菱歌敵萬金。

5.孟郊(唐代)《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6.錢起(唐代) 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 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聽。

苦調淒金石, 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 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 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7.黃庭堅(宋代)考試局與孫元忠博士竹間對窗夜聞元忠誦書聲

南窗讀書聲吾伊,北窗見月歌竹枝。我家白發問烏鵲,他家紅妝占蛛絲。

屋山啼烏兒當歸,玉釵罥蛛郎馬嘶。去時燈火正月半,階前雪消萱草齊。

8.陸遊(宋代)陳阜卿先生為兩浙轉運司考試官時秦丞相孫以

冀北當年浩莫分,斯人壹顧每空群。國家科第與風漢,天下英雄惟使君。

後進何人知大老?橫流無地寄斯文。自憐衰鈍辜真賞,猶竊虛名海內聞。

9.元稹(唐代)自述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

10.蘇軾(宋代)武昌西山(並敘)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聖求為武昌令,常遊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元祐元年十壹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聖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聖求嘗作元次山窪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聖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憶従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壹上十五裏,風駕兩腋飛崔嵬。同遊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臺。

3.求以下詩詞中常考句子《詩經·氓》《詩經·采薇》《涉江菜芙蓉》

《詩經·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⒅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mǐ)室勞矣;⒇夙(sù)興夜寐,靡有朝矣淇則有岸,隰(xí)則有泮.26 總角之宴,言笑晏(yàn)晏《 詩經·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涉江菜芙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短歌行》 杜康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歸園田居(其壹)》 羈鳥⑶戀舊林,池魚思故淵⑷.榆柳蔭後檐⑻,桃李羅堂前⑼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⑽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⒁.[1]《 蘭亭集序》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固知壹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赤壁賦 》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壹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舳(zhú)艫(lú)千裏,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壹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壹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4.高壹語文必修壹:氓考試必考詩句

太多了吧,全文都要會背會默。

覺得無聊的話,建議妳看看安意如《思無邪》壹書中,《這次我是真的決定離開》,妳會覺得這壹課很好理解 這次我是真的決定離開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蔔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衛風·氓》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長篇敘事詩其實不多。《孔雀東南飛》首當其沖,當然還有與之並稱的《木蘭辭》,但那與男女之情沒多大關系。

其實在《孔雀東南飛》出現之前近千年,“衛風”裏的《氓》已具這樣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的雛形了,只是因為《詩經》艱深,年代久遠,不為太多人所知。 《氓》是《詩經》裏棄婦詩的翹楚。

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沈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讀之感人心弦,催人淚下。《氓》詩是以抒情為主,所敘的故事遠不如《孔雀東南飛》那樣完整細致,但它已將女主人公的遭遇、命運,真實細致地反映出來。

將抒情敘事融為壹體,時而夾以慨嘆式的議論。就這些方面說,這首詩已初步具備中國式敘事詩的某些特征。

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其後二千余年的敘事詩,在《孔雀東南飛》、《長恨歌》直到近代姚燮的《雙鴆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詩***六章,每章十句,在《詩經》裏算是長的。

但並不像《詩經》其他各篇采用復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運發展的順序,自然地加以抒寫。它以賦為主,兼用比興。

賦以敘事,興以抒情,比在於加強敘事和抒情的色彩。 開頭壹、二章,《詩集傳》雲:“賦也。”

具體描寫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結婚的過程。那是在壹次集市上,壹個男子以買絲為名,來打女子的主意。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的寫法極妙,開篇就於回憶中點出了男子狡獪的本質。接著寫他們陷入熱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男子壹會兒嬉皮笑臉,壹會兒又發脾氣,可謂軟硬兼施。可是這位單純的、為愛所困的女子看不透他的狡猾多變,喜怒無常的本質。

而是非常誠摯地說:“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表示必須有人來說媒,最後將婚期訂在秋天。其實在這裏,那句“將子無怒”不單表現了女子溫婉順從的個性,更非常成功地暗示了男子嬉皮笑臉下隱伏的暴戾性格。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蔔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從此以後,女子朝思暮想,望不到男子的車駕,便擔心的淚流不止;見到他的車,就像見到所戀之人,不禁眉開眼笑。

他們打卦占蔔,預測婚事的吉兇,壹切順利。及至男方派車前來迎娶,她就帶著全部的嫁妝,嫁了過去。

這兩章敘事真切,歷歷可見,而詩人作為壹個純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方玉潤評這壹段雲:“不見則憂,既見則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癡於情者耳。”

(《詩經原始》)壹個“癡”字。點出了此女鐘情之深。

這裏的“復關”有多種解釋,有說這是男子所住的地方,另有壹說,釋“復”為返,關為近郊所設的關卡,以此代“氓”。可是這樣的解釋有漏洞在。

既然復關為固定的地方,怎麽會登墻而望就看不見了呢?接下來又說:“既見復關”。因此,復關還可以有另外壹種解釋,即那男子所駕的車駕。

他雖然不是富人,但從首句“抱布貿絲”可以看出來他是壹個經常需要出門經商的小手工業者,小商人。正因如此癡心的女子才會見車如見人。

不知道為什麽,我還會將復關聯想到男子迎娶女子的車駕,盡管這聯系詩文來看並不夠準確,但是很容易讓我想起那句“思君令人老,軒車何來遲?”傾心相許的男子,猶如情感上的歸宿,遲遲見不到他來,心裏自然焦慮不安。待嫁女兒心,從古到今總是這樣新鮮萌動又微弱不安的。

第壹次讀到《氓》時,就被第二章的“乘彼垝垣,以望復關”壹句吸引住了,想起“墻頭馬上”這個詞。那是元代白樸雜劇的名字,原是出自白居易《新樂府井底引銀瓶》。

《墻頭馬上》就是據此改編的。 在《井底引銀瓶》裏,白居易以女子的口氣做了首哀怨深情而警辟的詩,比《氓》的語言更生動華麗。

無從得知白居易寫《井底引銀瓶》時有沒有借鑒《氓》,但是《井底引銀瓶》和《氓》在寫法上和女主人公情感的轉變是有很多相通之處的,可以讓人互相聯想。 白詩中也是寫壹年輕貌美的女子,“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後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按照白樸後來的敷衍,她還成了某官宦大家的千金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