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
作者:李白
其壹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壹掬淚,為我達揚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遊成久遊。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其三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兩鬢入秋浦,壹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其七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壹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其十壹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壹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壹道夜歌歸。
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nǎn)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詩的題材非常特殊,寫的是正在從事緊張勞動的冶煉工人,這類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詩中是絕無僅有,而且就是在中國整個詩歌藝術寶庫中,也是十分罕見的,所以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詩歌的壹開始向人們展現了壹個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第壹句是全景,只見爐火熊熊燃燒,映紅了整個天地,在夜幕中遠遠望去,景色非常壯觀;第二句是中近景,可以看見從爐中噴出壹股股紫色的濃煙,時而有腥紅的火星從爐煙中歡快地跳出來,整個畫面呈現出濃重的色調與強烈動感,給人以壹種視覺上的沖擊。透過這種不同尋常的景象描寫,分明可以感受到詩人在親臨這種火熱的勞動場面後,所引起的興奮、欣喜而又夾雜著新奇、贊嘆的多重感情體驗。
接下來兩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是作者對正在緊張勞作的冶煉工人的正面描寫,赧的本意是因為羞愧而臉紅,李白對其加以創造性的發揮,而生成了壹個全新的詩歌詞匯"赧郎",用來表達他對眼前的辛勤工作的勞苦大眾的由衷的欽佩之情,工人們的臉龐因為爐火的烘烤,因為勞動的緊張,在月色的籠罩下和爐火的輝映中,壹個個顯得精神煥發,紅光滿面,繁重的體力勞動,並沒有壓垮他們,相反,他們在這種艱苦的創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壹種發自內心的豪邁與振奮,所以,他們才能夠壹邊揮汗如雨地工作,壹邊情緒昂揚地放歌,那高亢的勞動號子,此起彼伏,響徹夜空,編織成壹曲粗獷的勞動創造壹切的贊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為之激情蕩漾起來!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精神面貌,給了本來就十分敏感的詩人以強烈的內心震撼,如果說詩歌的前三句是通過主要是通過畫面來表達詩人內心所受到的視覺沖擊的話,那麽在詩歌的結尾,則是通過音響效果來重現詩人當時所感受的聽覺震憾,連"寒川"都不能自已,那麽就更不用說天生浪漫,感情豐富的李白了。他在這壹瞬間,已經全然忘記了自己滿頭的白發,而又壹次感到生命的可貴,體驗到勞動的崇高,於是他的內心再也無法消沈,他的靈感又壹次煥然噴發,於是大筆壹揮,創造出了壹幅有聲有色,無比壯觀的秋夜冶煉全景效果圖,言簡意賅又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作者對創造性的勞動和質樸的勞動者的由衷的贊美和欽佩之情。千載之下,我們都似乎可以體會到李白在寫作此詩時那種欲罷不能,不吐不快的創作欲望。
如果我們能夠把視野再放寬壹點,從李白在秋浦時的整個創作背景及當時的個人處境來觀察思考,就會發現,盡管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李白覺得好像已經走到了壹個死胡同,而看不到出路與光明,以至於他也像壹般的文人墨客壹樣,聽不得秋日的猿鳴,但是當他壹旦接觸到火熱的生活和激情的迸發,那怕是與他平常的生活全不相幹的體力勞動,他也能夠從中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人生的真諦,從而在心靈上獲得洗禮,在靈魂上得到新生。於是,他可以迅速忘卻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頭來,熱情地謳歌生命,贊美勞動,世間壹切美好的東西,都會對他產生積極的作用,而使他再次萌發創作的靈感。所以他能夠壹次又壹次地從困境中走出來,重新發現生活所處處存在的真、善、美。比如,他很快就可以用壹種極為欣賞的眼光,在詩中再現秋浦人家的生活情調了,"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妻子張白鷴,結罝映深竹。"這是《秋浦歌》的第十六首,漁家在夜以繼日地打魚,而他的妻子也不肯閑著,在竹林深處,張網捕鳥,罝是捕鳥獸的網。壹家人都在為著生活而忙碌,但是心態卻是非常平和的,這首被人贊為頗有王維《輞川詩》格調的詩作,顯然是在壹種輕松自在的心境下創作出來的。正是這種不斷地自我更新,不斷地接受新事物的健康心理,才使得李白不論身處何地,都能寫出膾炙人口的華彩辭章來的重要主觀因素呀!
其十五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罝映深竹。
其十七
祧波壹步地,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