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黑虎泉名字的由來

黑虎泉名字的由來

黑虎泉是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壹,居於"黑虎泉泉群"之首。位於濟南黑虎泉路下環城公園南隅的護城河南岸。因其聲、色特點而得名。泉源處於懸崖下壹深3米、高2米、寬1·7米的深邃天然洞穴中。水清澈見底,寒氣襲人。洞口由青石壘砌,內有巨石盤曲伏臥,上生苔蘚,猶如猛虎深藏。泉水從巨石下湧出,湍擊巖石,發出震天的鳴響。夜半朔風吹入石隙裂縫,驚人的吼聲在洞中回蕩,酷似虎嘯,故名。有詩雲“石蟠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壹聲清嘯月無光。” 黑虎泉最大湧量約4.1萬立方米/日,僅次於趵突泉,在濟南諸泉中居於第二位。水自洞中通過暗道由標高27·88米的石雕獸頭口中噴出,形似瀑布,然後瀉入長約13米、寬9米的石砌方池中。此獸名曰霸下,傳說為龍王之六子,性好喜水,常棲水邊。池口獸頭清末僅為壹個,民國二十年(1931)整治泉池時建為三個。內泉水清澈如鏡,池北為壹水閘,標高6·93米,水漫流形成水簾,流入護城河中。黑虎泉在濟南泉水中是最有氣勢的,巨大的泉水從三個石雕獸頭中噴射而出,在水池中激起層層雪白的水花,動人心魄,令觀者無不驚嘆,夜色中遠遠聞聽更是聲如虎吼。明嘉靖年間,黑虎泉洞穴上方曾建有黑虎廟,院內院外,花木扶疏,景色佳麗。如今,在黑虎廟舊址新建壹處小庭院院內,東有月門、茶亭,西有曲廊小亭,假山疊布,洞壑迂回,幽靜蜿蜒,清雅宜人,遊人登臨其中,賞泉觀景,休憩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昔日,黑虎泉水聲勢浩大,明朝人劉敕曾做過繪聲繪色的描述:“泉溢而出,轟轟下瀉,澎湃萬狀,飄者若雪,斷者若霧,綴者若流,掛者若簾,瀉為圓池,名曰太極。池中屹然壹巨石,水石相擊,珠迸玉碎,瀠洄作態,其聲如昆陽 巨鹿之戰,萬人嗚鼓擊缶……。”如今,盛水季節其氣勢如故。黑虎泉水湧量僅次於趵突泉,在濟南眾泉中占第二位,水由石雕獸頭口噴出,形似瀑布,取“口內懸河”之意,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黑虎泉位於南護城河東端南岸陡壁下,北與解放閣相對。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這泉為壹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寬1.7米。洞門由青石砌壘,上有巧石懸掛,下有頑石嚙波,左右秀石錯落。洞穴隱露,從遠處望去,猶如猛虎吼天。泉水湧量僅次於趵突泉,在濟南眾泉中占第二位,最大湧量約4.1萬立方米/日。水自洞中通過暗道由石雕獸頭口噴出,形似瀑布,取“口內懸河”之意,然後流進長約13米、寬約9米的石砌方池中。池內泉水清澈,青藻漂浮。池北為壹水閘,水漫流形成水簾,泄入河中。水從巨石下湧出,湍擊巨石,發出粗獷的鳴響,再加半夜朔風吹入石隙裂縫,驚人的吼聲回蕩於洞中,酷似虎嘯,故名。

黑虎泉位於泉城廣場東邊,在綠樹掩映之下,與廣場東邊的古濟南城的護城河相連,又與對面的解放閣相望。泉水從三個虎頭 中噴湧而出,可以及遠達壹米多,水清且凈,給人壹種通體清涼的感覺。虎頭的上方是壹主小池,位於石墻洞中,全無人工修飾的痕跡。邊上有很多人圍在那兒打泉水。三個禁不住誘惑,用礦泉水瓶子接了壹瓶子水,三兩口就被爪分完了。雖無半分味道,卻有壹股沁人心脾的涼意,很是爽快。早年,在陡崖之下,有壹深邃的凹形沿穴,穴前有蒼綠而黝黑的巨石,泉水從石下湧出。明代詩人所作《濟南七十二泉·黑虎泉》壹詩,生動刻畫出此泉的聲貌:“石蟠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壹聲清嘯月無光。”此泉正以其特有之聲貌而得名。清泉經三個石雕虎頭湧入方形泉池內,再流入護城河,形成瀑布。如今,黑虎泉已成為“環城公園”的壹大勝景,與解放閣高低錯落,相映成趣。1991年金秋季節,黑虎泉又錦上添花,在泉源東側添有兩只巨虎,壹銅壹石,引首奮蹄,呈猛虎下山之勢,好不威風。來此觀光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