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浮屠三生詩句

浮屠三生詩句

1. 關於浮屠的詩句

關於浮屠的詩句 1. 關於江心寺的詩句

江心孤嶼,俗稱江心嶼,位於溫州市區北面甌江之中,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東西長,南北狹。古時為兩個小島。南朝宋初郡守謝靈運曾登上孤嶼,寫下"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澄鮮"名句。唐季以還,嶼上逐漸建成梵宇和浮屠。鹹通七年(866),於西山東麓建凈信禪寺。宋開寶二年(969),又於東山西麓建普寂禪院,並先後建西塔、東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趙構為避金兵南下,曾駐蹕普寂禪院。

紹興七年(1137),僧清了奉詔來江心嶼設壇傳經,率眾填塞中川,兩嶼遂連接為壹;填塞處,建寺,名中川寺,通稱江心寺。未久,高宗賜名為龍翔興慶禪寺,奉為"宗室道場"。其後,外國僧侶也慕名來參禪膜拜,至明清兩代,仍絡繹不絕。 江心嶼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跡,且古木蔥蘢,風景秀幽,向有"甌江蓬萊"之稱。各代詩人題詠詩詞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詩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張子容、韓愈、張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詠及孤嶼。

自古江心有十景:春城煙雨、海澱朝霞、甌江月色、羅浮雪影、孟樓潮韻、翠微殘照、遠浦歸帆、沙汀漁火、塔院筠風、海眼泉香。1 9 7 4 年,在政府的重視下,成立了“江心嶼擴建工程指揮部”結合航道整潔,灘塗改造。原來只有6 0 畝的公園擴建到現在的1 0 0 0 畝。新建了小飛虹、盆景園、花柳古亭、青少年活動中心、***青湖、情人島、兒童樂園、綜合性遊樂場……具有江中有江,島中有島,園中有園的新格局。1 9 9 8 年市政府再壹次投入巨資啟動“亮麗工程”並於是1 9 9 9 年2 月1 1 日竣工。值此實現了人們夜遊江心嶼的夙願。

2. 關於淩霄的詩句

帶有“淩霄”的詩句有:

1.明· 竺隱道公 《和禦制山居詩》

傳得淩霄無盡燈,蘭膏烈焰愈輝騰。箋經未遜洪覺範,輔教直追嵩仲靈。

閉戶遍探三藏教,入朝分錄兩街僧。皇恩浩蕩深如海,聲價奚論十倍增。

2.明·周子涼《贈別郭元達》

黃鵠乘天風,飄飄忽高翔。飛飛巢林鳥,刷羽情內傷。豈無淩霄誌,六翮不得長。

念子平生意,相送以仿徨。勿言易為別,明發各壹方。悲來解佩劍,為子復進觴。

且為遊子歌,歌詞何慨慷。疾風吹征帆,旭日在衣裳。自古有離別,各言慎行藏。

3.明·王叔承《宮詞壹百首(並序)》

卿雲縹緲覆長安,仙仗淩霄頌百官。芝草忽生涵德殿,昭儀捧出侍臣看。

4.宋·楊繪《淩霄花》

直饒枝幹淩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鬥妍明。

5.明·偶桓《為沈趣庵題畫》

溪山深處野人居,小小簾櫳草閣虛。灑面松風吹夢醒,淩霄花落半床書。

引申:

1.淩霄早在春秋時期的《詩經》裏就有記載,當時人們稱之為陵苕,“苕之華,蕓其貴矣”說的就是淩霄。淩霄花之名始見於《唐本草》,該書在“紫蔚”項下曰:“此即淩霄花也,及莖、葉具用。”

2.淩霄花的花語:“敬佩、聲譽”,寓意著慈母之愛。

3.淩霄花經常與冬青、櫻草放在壹起,結成花束贈送給母親,以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3. 關於順昌大捷的詩詞

鷓鴣天

南宋·劉锜

竹引牽牛花滿街,

疏籬茅舍月光篩。

琉璃盞內茅柴酒,

白玉盤中簇豆梅。

休懊惱,且開懷,

平生贏得笑顏開。

三千裏地無知己,

十萬軍中掛印來。

這是壹首保存於馮夢龍三言小說《警世通言》裏的、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劉锜寫的現存世唯壹的壹首詩詞作品。

劉锜在取得南宋初年抗金首捷——順昌大捷之後,竟被權臣秦檜以統軍不利之罪名,武官文用長期閑置。在閑置期間寫了這首令人壹唱三嘆蕩氣回腸的好詞。

4. 描寫寶塔的詩句

1、妾身重似七寶塔

元 賈策 《和西湖竹枝詞》

2、前對多寶塔

唐 白居易 《遊悟真寺詩壹百三十韻》

3、半空躋寶塔

唐 孟浩然 《登總持寺浮圖》

4、寶塔淩蒼蒼

唐 李白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5、散花多寶塔

唐 宋之問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6、登高淩寶塔

唐 蕭至忠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7、湧霄開寶塔

唐 鄭愔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8、寶塔淩太空

唐 岑參 《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

9、寶塔寶樓閣

唐 顧況 《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

10、寶塔過千仞

宋 歐陽詹 《早秋登慈恩寺塔》

11、湧出多寶塔

唐 段成式 《觀山燈獻徐尚書》

12、壹塵多寶塔

唐 陳陶 《題居上人法華新院》

5. 關於謙卑的詩句

1、《挽鄭淑人》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憶生軍中為記室,謝公門館事皆知。

謙卑若婦初嬪日,檢素猶夫未貴時。

病了死生惟點首,晚憂家國每顰眉。

舊人獨有任安在,攬涕西風獻些詞。

2、《哭邢芻父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蘇泂

頤養花能秀,謙卑玉似溫。

當家衣缽受,外氏典型存。

逸驥方開路,歸雲遽斂昏。

胸中何事了,地下與誰論。

3、《挽李季文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吳芾

世趨捷徑蹈危機,公獨安恬度歲時。

但見謙謙卑自牧,不為赫赫急人知。

政成名已聞丹扆,官滿身將上赤墀。

豈料壹朝成奄忽,空傳南國去思碑。

4、《放言五首 並序》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寧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世途倚伏都無定,塵網牽纏卒未休。

禍福回還車轉轂,榮枯反覆手藏鉤。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

贈君壹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壹生真偽復誰知?

誰家第宅成還破?何處親賓哭復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閑地,東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貧賤誇富貴,***成枯骨兩如何。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

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壹日自為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

生去死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系何情?

5、《送王仲求》

年代: 宋 作者: 李廌

飄風非焚輪,觸石生孤雲。

逍遙王真人,行行傲世紛。

齋戒斷葷臭,日誦浮屠文。

敝袍遊江海,恥與狐貉群。

吐納全真氣,鬢發垂如銀。

十年臨池學,自許登右軍。

謙謙卑自牧,處約人皆忻。

扁舟忽雲徂,欲扳心殷殷。

丈夫重訣別,兒女徒雲雲。

常聞釋氏說,精進在殷懃。

紅塵易汩沒,跋涉憊力筋。

不如巢華山,修煉如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