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壹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麽妳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我整理的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1

 蘇幕遮·燎沈香

 作者:周邦彥

 原文: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壹壹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翻譯及賞析:

 細焚沈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幹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每壹片荷葉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壹帶,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我故鄉的小時候的夥伴是否在想我,劃著壹葉扁舟,在我的夢中來到了過去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燎:燒。音,[liáo]

 沈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現寫作沈。沈(沈)香,壹種名貴香料,置水中則下沈,故又名沈水香,其香味可辟惡氣。

 溽(rù)暑:潮濕的暑氣。《休沐寄懷》:“臨池清溽暑,開幌望高秋。”溽,濕潤潮濕。

 呼晴:喚晴。舊有鳥鳴可占晴雨之說。

 侵曉:快天亮的時候。侵,漸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圓:清潤圓正。

 風荷舉:意味荷葉迎著晨風,每壹片荷葉都挺出水面。舉,擎起。《王官二首》詩:“風荷似醉和花舞,沙鳥無情伴客閑。”

 吳門:古吳縣城亦稱吳門,即今之江蘇蘇州,此處以吳門泛指江南壹帶。作者乃江南錢塘人。

 長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後世每借指京都。詞中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

 旅:客居。

 楫:[jí]劃船用具,短槳。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邊。有溪澗可通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唐張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詩:“折桂芙蓉浦,吹蕭明月灣。”浦,水灣、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別稱。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2

 子夜吳歌·夏歌

 作者:李白

 原文:

 鏡湖三百裏,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翻譯及賞析:

 鏡湖之大有三百余裏,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壹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①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誌》:“《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的`《子夜吳歌》也是分詠四季,這是第三首《秋歌》。並由原來的五言四句擴展為五言六句。

 ②鏡湖:壹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別稱。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境內。溪旁舊有浣紗石古跡,相傳西施浣紗於此,故又名“浣紗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離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時候,月亮尚未出來,就被帶邀而去了。這是誇飾的修辭手法。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3

 折荷有贈

 作者:李白

 原文: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裏,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翻譯及賞析:

 劃船到江中去蕩漾秋天的江水,更喜愛這荷花的鮮艷。

 撥弄那荷葉上為水珠,滾動著卻總不成圓。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雲裏,要想贈給她鮮花,又遠在天際。

 苦苦相思而相見無期,惆悵遙望在淒涼的秋風裏。

 ⑴涉:本義是步行渡水,這裏有泛舟遊歷之意。玩:賞玩、欣賞。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唐《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⑵紅蕖(qú):荷花盛開的樣子。蕖:芙蕖,荷花的別名。

 ⑶弄:有把玩、欣賞之意。

 ⑷蕩漾:水波微動。《夢遊天姥吟留別》:“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⑸佳人:美女。《登徒子好色賦》:“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裏;臣裏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

 ⑹遠天:遙遠的天宇,說明空間距離之遠。

 ⑺相似:彼此想念。後多指男女相悅而無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漢《留別妻》:“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無因:沒有門徑,沒有辦法。

 ⑻涼風:秋風。《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李白《秋思》詩:“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4

 贈荷花

 作者:李商隱

 原文: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翻譯及賞析: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裏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雕謝之時,是多麽令人惋惜啊。

 ①不相倫:不相比較。意謂世人皆重花而輕葉。倫:同等,同類。

 ②金盆:銅制的盆。供註水盥洗之用。

 ③綠荷紅菡萏(hàndàn):綠荷是指碧綠的荷葉。菡萏是指未開的荷花。《經·山有扶蘇》之“隰有荷華”,《公宴》詩:“芙蓉散其華,菡萏溢金塘。”

 ④卷舒:形容荷葉的姿態。卷,卷縮。舒,伸展。開合:形容荷花的姿態。開,開放。合,合攏。

 ⑤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飾的本來樣子。《憶江南》詞之壹:“玉人貪睡墜釵雲,粉消妝薄見天真。”

 ⑥翠減紅衰:翠者為葉,紅者為花,翠減紅衰言花葉雕零。翠:指荷葉。紅:指荷花。

 ⑦愁殺(shà)人:令人愁苦至極。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5

 采蓮曲

 作者:李白

 原文: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翻譯及賞析: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采蓮女三三倆倆采蓮子。隔著荷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

 陽光照耀采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壹片光明。風吹起,衣袂空中舉,荷香體香***飄蕩。

 那岸上誰家遊冶郎在遊蕩?三三五五躺在垂楊的柳陰裏。

 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①采蓮曲:屬樂府清商曲辭。起於梁武帝父子,後人多擬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南。

 ③袂:衣袖。全校:“壹作袖。”

 ④遊冶郎:出遊尋樂的青年男子。

 ⑤紫騁:毛色棗紅的良馬。

 ⑥踟躕:徘徊。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6

 采蓮曲二首

 作者:王昌齡

 原文: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翻譯及賞析:

 其壹

 像吳國美女越國嬌娘楚王妃嬪壹樣美麗的采蓮女們,競相劃動采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河口,采完之後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

 其二

 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壹樣,出水的荷花正朝著采蓮女的臉龐開放。碧羅裙芙蓉面混雜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聽到歌聲才發覺池中有人來采蓮。

 ⑴采蓮曲:古曲名。內容多描寫江南壹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勞動生活情態。

 ⑵“吳姬”句:古時吳、越、楚三國(今長江中下遊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蓮之戲,故此句謂采蓮女皆美麗動人,如吳越國色,似楚王妃嬪。

 ⑶浦(pǔ)口:江湖會合處。浦,水濱。

 ⑷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壹色裁:像是用同壹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⑸芙蓉:指荷花。

 ⑹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7

 淥水曲

 作者:李白

 原文: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翻譯及賞析:

 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發著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態嬌媚好像有話要對我說,卻愁壞了我這個搖船人。

 ⑴淥(lù)水曲:古樂府曲名。淥水:即綠水,清澈的水。

 ⑵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發光。“明”字是形容詞用如動詞。月:壹作“日”。

 ⑶南湖:即洞庭湖。白蘋:壹種水生植物,又稱“四葉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淺水草本,根莖在泥中,葉子浮在水面之上。

 ⑷欲語:好像要說話。

 ⑸愁殺: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殺:用在動詞後,表示極度。蕩舟人:這裏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記·齊太公世家》:“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舟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8

 采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作者:歐陽修

 原文: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壹片笙歌醉裏歸。

 翻譯及賞析:

 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遊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壹片音樂歌聲裏,船兒載著醉倒的遊客歸去。

 ①西湖:指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西湖。晚年退休後住在潁州,寫了壹組《采桑子》(十首)。

 ②旌(jīng)旗:古代旌旗儀仗。

 ③幢(chuáng):古代的帳幔。

 ④蓋:古代壹種似傘的遮陽物。

 ⑤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⑥笙(shēng):簧管樂器。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9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裏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翻譯及賞析: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壹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曉出:太陽剛剛升起。

 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畢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時候。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裏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同:相同。

 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映日:太陽映照。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壹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10

 念奴嬌·西湖和人韻

 作者:辛棄疾

 原文:

 晚風吹雨,戰新荷、聲亂明珠蒼璧。誰把香奩收寶鏡,雲錦紅涵湖碧。飛鳥翻空,遊魚吹浪,慣趁笙歌席。坐中豪氣,看公壹飲千石。

 遙想處士風流,鶴隨人去,老作飛仙伯。茅舍疏籬今在否,松竹已非疇昔。欲說當年,望湖樓下,水與雲寬窄。醉中休問,斷腸桃葉消息。

 翻譯及賞析:

 雨打荷葉濺起壹片水珠、可比明珠照蒼璧;湖中映月、恰似香奩收寶鏡;荷花相次開去、仿佛雲錦初織構出壹幅濃淡相宜的畫卷。鳥在空中上下飛舞,魚在水裏遊動吐泡,魚鳥己習慣於逐堡歌追遊人,嬉戲覓食了。與友人豪飲,突然聚焦在“壹飲千石”的友人身上。

 遙想那段風流的生活,現在鶴隨人去。林逋死後,上升仙界成為飛仙之長。茅舍疏散的籬笆現在還是那裏嗎,松竹已經沒有昔日的景色了。不禁感慨當年,望湖樓看到水天壹色的景色。醉中休問,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期待的情人。

 1.香奩(lián):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匣子。《驕兒》:“凝走弄香奩,拔脫金屈戌。”

 2.寶鏡:借喻太陽。

 3.雲錦:《和文與可洋川園池橫湖詩》:“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壹夜霜。卷卻天機雲錦段,從教匹練寫秋光。”

 4.處士: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結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號西湖處士。

 5.鶴隨句:《詩話總龜》:“林逋隱於武林之西湖,不娶,無子。所居多植梅畜鶴。泛舟湖中,客至則放鶴致之。因謂梅妻鶴子。”

 6.飛仙:《十洲記》:“篷萊山周回五千裏,有圓海繞山,無風而洪波百丈,不可往來,唯飛仙能到其處耳。”

 7.望湖樓:《臨安誌》:“望湖樓在錢塘門外壹裏,壹名看經樓。乾德五年錢忠懿。”

 8.桃葉:《古樂府》註:“王獻之愛妾名桃葉,嘗渡此,獻之作歌送之曰: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