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蘇雲)……我三年沒到南京,忽然高興,進城賣柴;路過孝陵,見那寶城享殿,成了芻牧之場。
(柳雲)呵呀呀,那皇城如何?
(蘇雲)那皇城墻倒宮塌,滿地蒿萊了。
(贊掩淚介,雲)不料光景至此。
(蘇雲)俺又壹直走到秦淮,立了半晌,竟沒壹個人影兒。
(柳雲)那長橋舊院,是咱們熟遊之地,妳也該去瞧瞧。
(蘇雲)怎的沒瞧--長橋已無片板,舊院剩了壹堆瓦礫。
(柳捶胸介,雲)咳,慟死俺也!
(蘇雲)那時疾忙回首,壹路傷心,編長壹套北曲--名為"哀江南"。待我唱來。(敲板唱戈陽腔介)俺樵夫呵!(唱)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帶花挑,猛擡頭秣陵重到。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
[駐馬聽]野火頻燒,護墓長揪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監幾時逃?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賬葉當階罩,誰祭掃?牧兒打碎龍碑帽。
[沈醉東風]橫白玉八根柱倒,墮紅泥半堵墻高。碎琉璃瓦片多,爛翡翠窗欞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放宮門壹路蒿,住幾個乞兒餓莩。
[折桂令]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蕭?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沽美酒]妳記得跨青溪半裏橋,舊紅板沒壹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壹樹柳彎腰。
[太平令]行到那舊院門,何用輕敲;也不怕小犬寥寥,無非是枯井頹巢,不過些磚苔砌草。手種的花條柳梢,盡意兒采樵。這黑灰兒是誰家廚竈?
[離亭宴帶歇折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壹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贊掩淚介,雲)妙是妙絕,惹出我多少眼淚。
作者簡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
他的壹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壹、仕前階段:三十七歲前,在家過著養親、讀書的生活。他接觸了壹些南明遺民,了解到許多南明王朝興亡的第壹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軼事。對寫壹部反映南明興亡的歷史劇萌發濃厚興趣,開始了《桃花扇》的構思和試筆,但“僅畫其輪廓,實未飾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
二、出仕階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歸,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歲的孔尚任在禦前講經,頗得康熙的賞識,破格授為國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歲,奉命赴江南治水,歷時四載。這個時期,他的足跡幾乎踏遍南明故地,又與壹大批有民族氣節的明代遺民結為知交,接受他們的愛國思想,加深了對南明興亡歷史的認識。他積極收集素材,豐富創作《桃花扇》的構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調回京,歷任國子監博士、戶部主事、廣東司外郎。經過畢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歲的孔尚任,終於寫成了《桃花扇》。壹時洛陽紙貴,不僅在北京頻繁演出,“歲無虛日”,而且流傳到偏遠的地方,連“萬山中,阻絕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鶴峰縣),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職,“命薄忍遭文字憎,緘口金人受誹謗”(《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詩贊予〈桃花扇〉傳奇,依韻卻寄》),從這些詩句看,他這次罷官很可能是因創作《桃花扇》得禍。
三、隱居階段:罷官後,孔尚任在京賦閑兩年多,接著回鄉隱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這位享有盛譽的壹代戲曲家,就在曲阜石門家中與世長辭了,年七十歲。他的作品.還有和顧采合著的《小忽雷》傳奇及詩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長留集》等,均傳世。
孔尚任年譜
順治五年(1648),壹歲
九月十七日,生於山東曲阜
順治十五年(1658),十歲
讀書於曲阜北石門山中。
少年時期,博采遺聞,準備寫壹部反映南明壹代興亡的戲曲。
康熙八年(1669),二十壹歲
此前,應童子試,為諸生。
康熙十七年(1678),三十歲
前往濟南應試,未中。
康熙二十年(1681),三十三歲
用田產捐國子監生。
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十五歲
應孔毓圻之聘請,參加修編《孔氏家譜》及《闕裏誌》。
並訓練禮生、樂舞生,監造禮樂祭器。
康熙二十三年(1684),三十六歲
康熙帝南巡,路過曲阜,祭孔子。
孔尚任受薦於禦前講經,受康熙帝賞識。
康熙二十四年(1685),三十七歲
破格任為國子監學士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十八歲
隨工部侍郎孫在豐出差維揚,疏浚黃河海口。
於揚州登梅花嶺,拜訪史可法衣冠冢。
於南京登燕子磯,遊秦淮河,拜明孝陵,於棲霞山白雲庵訪道士張瑤星。
康熙二十八年(1689),四十壹歲
回京。
康熙三十二年(1693),四十五歲
奉旨回曲阜,送禦書“萬世師表”匾額,參加曲阜孔廟落成的祭祀典禮。
康熙三十三年(1694),四十六歲
升戶部主事,職務為寶泉局監鑄。
與顧天石合作,創作傳奇《小忽雷》。
康熙三十八年(1699),五十壹歲
《桃花扇》創作經十余年,終於脫稿。上演,反應響烈。
宮中內侍索要《桃》劇本。
康熙三十九年(1700),五十二歲
升戶部廣東司員外郎,不到壹月即被罷官。
康熙四十年(1701),五十三歲
逗留北京。
康熙四十壹年(1702),五十四歲
回曲阜石門山老家。
康熙四十五年(1706),五十八歲
到河北訪友,觀演《桃花扇》。
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十壹歲
因津門詩人佟蔗村資助,《桃花扇》刻版印行。
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十八歲
到淮南訪問劉延璣,合編《長留集》。
康熙五十七年(1718),七十歲
卒於曲阜石門山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