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元稹 憶楊十二
去時芍藥才堪贈,看卻殘花已度春。
只為情深偏愴別,等閑相見莫相親。
唐 元稹 紅芍藥
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繁絲蹙金蕊,高焰當爐火。
翦刻彤雲片,開張赤霞裹。煙輕琉璃葉,風亞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嬌婀娜。酡顏醉後泣,小女妝成坐。
艷艷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
結植本為誰,賞心期在我。采之諒多思,幽贈何由果。
唐 元稹 和友封題開善寺十韻
梁王開佛廟,雲構歲時遙。珠綴飛閑鴿,紅泥落碎椒。
燈籠青焰短,香印白灰銷。古匣收遺施,行廊畫本朝。
藏經沾雨爛,魔女捧花嬌。亞樹牽藤閣,橫查壓石橋。
竹荒新筍細,池淺小魚跳。匠正琉璃瓦,僧鋤芍藥苗。
旋蒸茶嫩葉,偏把柳長條。便欲忘歸路,方知隱易招。
唐 白居易 草詞畢遇芍藥初開,因詠小謝紅藥當
罷草紫泥詔,起吟紅藥詩。詞頭封送後,花口拆開時。
坐對鉤簾久,行觀步履遲。兩三叢爛熳,十二葉參差。
背日房微斂,當階朵旋欹。釵葶抽碧股,粉蕊撲黃絲。
動蕩情無限,低斜力不支。周回看未足,比諭語難為。
勾漏丹砂裏,僬僥火焰旗。彤雲剩根蒂,絳幘欠纓緌。
況有晴風度,仍兼宿露垂。疑香薰罨畫,似淚著胭脂。
有意留連我,無言怨思誰。應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
菡萏泥連萼,玫瑰刺繞枝。等量無勝者,唯眼與心知。
唐 白居易 春盡日
芳景銷殘暑氣生,感時思事坐含情。
無人開口***誰語,有酒回頭還自傾。
醉對數叢紅芍藥,渴嘗壹碗綠昌明。
春歸似遣鶯留語,好住林園三兩聲。
唐 白居易 感芍藥花寄正壹上人
今日階前紅芍藥,幾花欲老幾花新。
開時不解比色相,落後始知如幻身。
空門此去幾多地?欲把殘花問上人。
唐 杜牧 舊遊
閑吟芍藥詩,悵望久顰眉。盼眄回眸遠,纖衫整髻遲。
重尋春晝夢,笑把淺花枝。小市長陵住,非郎誰得知?
唐 韓愈 芍藥
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籠。
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
2.求《詩經》中有關牡丹的詩句《詩經?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維士與女,方秉蘭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溱與洧,瀏其清矣。維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
或許妳會說這明明寫的是芍藥,為什麽硬要說是牡丹呢?
理由1:古時候,牡丹和芍藥是不分的,後來有了木芍藥和草芍藥的說法;再後來,木芍藥就成了牡丹,草芍藥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芍藥。而草芍藥,就是今天叫芍藥的植物,是初夏開花,即陰歷的四月、陽歷的五月開花。所以,在鄭國的上巳節上,女子在即將和男人分別時,主動贈送的芍藥,當然是現在的牡丹而不是現在的芍藥了。芍藥,其實就是現在的牡丹,古時候又叫‘將離’,是依依惜別的戀人相贈以結思念之情的信物,所以也稱‘愛情花’。”
理由2:據洛陽王城公園副主任,牡丹專家李清道先生說:“朱熹在《詩集傳》上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蘭水上拔除不祥……於是士與女相與戲謔,且以芍藥相贈結思情之厚也。’鄭國的三月上巳,就是陰歷三月的第壹個巳日,魏晉之後改為陰歷三月三。按公元紀年,1991年的陰歷三月三是陽歷的4月17日,1992年是4月5日,1993年是4月25日,1994年是4月13日,這是我過去編寫《中國牡丹全書》時計算的,查查今年的陰歷三月三,是陽歷的4月11日。洛陽和鄭州的氣候差不多,而這個時候盛開的芍藥當然是牡丹了。
3.誰知道 有關寫芍藥的詩,10句芍藥丁香手裏栽,臨行壹日繞千回。
外人應怪難辭別,總是山中自取來。芍藥打團紅,萱草成窩綠。
簾卷疏風燕子歸,依舊盧仝屋。貧放麯生疏,聞到青奴熟。
掃地焚香伴老仙,人勝連環玉。芍藥鬥新妝,楊柳飛輕雪。
著意留連不放春,已向東皇說。況是謫仙家,自有長生訣。
方士呼來借玉蟾,要吸杯中月。芍藥開殘春已盡。
紅淺香乾,蝶子迷花陣。陣是清和人正困。
行雲散後空留恨。小字金書頻與問。
意曲心誠,未必他能信。千結柔腸愁寸寸。
鈿釵幾日重相近。今日階前紅芍藥,幾花欲老幾花新。
開時不解比色相,落後始知如幻身。空門此去幾多地?欲把殘花問上人。
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芍藥斬新栽,當庭數朵開。東風與拘束,留待細君來。
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繁絲蹙金蕊,高焰當爐火。
翦刻彤雲片,開張赤霞裹。煙輕琉璃葉,風亞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嬌婀娜。酡顏醉後泣,小女妝成坐。
艷艷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將墮。
結植本為誰,賞心期在我。采之諒多思,幽贈何由果。
閑吟芍藥詩,悵望久顰眉。盼眄回眸遠,纖衫整髻遲。
重尋春晝夢,笑把淺花枝。小市長陵住,非郎誰得知?芍藥小紗窗。
唾碧茸長。粉香猶涴舊時妝。
玉佩丁東仙步遠,好處難忘。草草賦高唐。
終是荒涼。涼蟾飛入合歡床。
爭得花陰重邂逅,才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