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如何讓四年級的孩子愛上閱讀和寫作?

如何讓四年級的孩子愛上閱讀和寫作?

不用擔心寫不好作文(1)——琪琪今年初三,學習的重點之壹就是寫好作文。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寫作,寫出好作文?我有以下的嘗試和體會,想和壹些熱心的家長朋友分享。壹、做好寫作文的充分準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孩子平時積累了很多寫作素材,其實是為做飯做準備。真正需要寫作文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有東西可寫,而不是想方設法擠出兩個幹巴巴的字。或者竭盡全力從各處書籍中提煉出優美的文字,最後整篇文章變得支離破碎,缺乏意境。更糟糕的是,如果孩子總是認為東抄西摘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技巧,就很容易步入寫作的誤區,可能會有壹些階段性的小成績和進步,但寫作的後勁會明顯不足,結果當然也就遠遠談不上寫作帶來的樂趣和更大的進步。那麽平時怎麽做好呢?用壹句話概括,那就是——大量閱讀,仔細觀察。閱讀大量經典作品,仔細觀察生活細節。孩子可以從大量的閱讀體驗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所以給孩子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也很重要。壹方面要考慮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另壹方面要考慮作品是否真的經典,每個人對經典的理解是不壹樣的,但是只要孩子的閱讀範圍比較廣,而且不局限於某壹類文學作品,壹定會進入經典。所以要引導孩子真正喜歡經典,切不可急功近利。反而需要時間磨練,更需要說服力。還有壹種特殊情況,就是有的孩子讀書很多,但因為沒有真正進入經典,沒有認真感受到文字中蘊含的魅力,也沒有有意無意地把日常生活帶入故事中進行想象。所以缺乏積累和升華。我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就算不會寫也會背。”其實有壹個最低標準,至少需要“熟”字。「熟」的標誌是什麽?就是脫口而出壹些句子。經典讀物也是。眼睛掠過的東西往往印象不深,最好挑出壹些精彩的片段多看幾遍。即使背不出來,也壹定會在腦海中留下印記,尤其是對自己深有感觸的單詞。這對寫作很有幫助。所以在孩子大量閱讀的時候,閱讀除了可以幫助孩子加強素養,理解故事之外,還可以有意無意地豐富孩子的詞匯量和想象力。先說說自己孩子的做法吧。琪琪的閱讀興趣壹直很濃厚,所以我很少給她閱讀指導,尤其是在她5歲逐漸步入獨立閱讀之後,但還是有壹些基本要求,就是閱讀範圍壹定要廣,不僅要讀外國兒童文學名著,還要讀中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看童話,還要看科普故事;不需要排斥壹些優秀的漫畫故事書,但是我們也不能太著迷(雖然漫畫的情節和畫面很精彩,但是文字真的不敢茍同),所以她閱讀量很大,閱讀範圍也很廣。尤其是壹些優秀的作品,我也買回來收藏,有明確的意圖需要經常拿出來復習,而琪琪也確實能經常做到這壹點,這是壹個非常好的閱讀習慣。就是我總能經常翻出來看自己喜歡的作品(這是精讀),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到,但以後寫作文的時候壹定會表現出來。第二,嘗試簡單的練習。如果壹開始就指導孩子寫壹篇命題作文,我很可能寫不好,也很容易讓孩子覺得無聊。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在三年級到來之前,可以指導孩子嘗試壹些簡單的練習。比如復述故事、編故事、看圖說話、寫日記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嘗試,但是要求要盡量寬松,不需要每天都做。琪琪5歲的時候,我經常鼓勵她自己編故事。事實上,許多故事都是她編的,我經常鼓勵她看圖片,然後通過玩遊戲來交談。偶爾寫幾篇日記,但總的來說是以日記的形式記日記。其實我堅持寫日記是二年級的暑假,因為我考慮到三年級就要正式寫作文了,琪琪的想象力很好,這可能是因為她這些年的廣泛閱讀,但是閱讀和寫作不是壹回事。閱讀是壹種延伸的思維延伸,寫作要有收斂的性質。因為不能亂說,但要圍繞壹個中心寫才是真正的作文,所以我對她寫日記的基本要求是:不寫日記,只要求日記圍繞壹個中心寫,比如只寫壹件事或者壹段經歷,哪怕只寫三句話,不會寫的漢字就用拼音代替。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要求。於是琪琪按照我的要求,在兩個月的暑假裏寫了四十多篇日記。我沒有給她施加任何其他壓力,也沒有提供任何指導。雖然她每壹個不成熟的練習我都認真看過,有的日記真的只寫了三句話,但是有壹點很好,就是我沒有流水賬,每壹篇日記都只有壹個中心意思,這是真的。我呢,也對她的每壹篇日記都給予了表揚和贊美,以此來調動她的寫作熱情,最後也確實產生了不錯的效果,就是她入學後正式開始寫作文的時候,每次都能以非常飽滿的熱情認真地寫作文,每次都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表揚。老師本來要求他們每天寫日記,不限字數,當然最好是寫壹篇300字左右的文章。但是琪琪寫的每篇日記基本都超過300字,甚至有幾篇日記超過700字。當然也不是說寫的字越多越好。但是對於初三剛寫作文的孩子來說,有兩個基本要求必須滿足。要求之壹是句子通順,沒有錯別字。另壹個要求是壹篇文章至少能寫300字。如果孩子能恰當地運用成語、比喻、排比、句子,那就是壹篇非常好的作文。第三點:寫作技巧的指導。孩子壹旦受到以上兩點的影響,看了壹些優秀的範文,基本上就會明白作文的要求,所以家長最好能幫孩子選兩篇優秀的作文,不要死板地學習作文,要選擇好的詞匯(如果有這樣的目的,最好是讀經典的文學作品)。而是要看看其他同齡的孩子是如何介紹人物,描述風景,描述壹個事物,呈現心理感受,發揮想象力等。寫作技巧第壹點是:學會構思壹個習題的重點,學會思考有意義的事情。雖然孩子剛接觸寫日記或作文時很尷尬,但壹旦給了他們壹段時間的探索,就像我在第二節描述的那樣,讓孩子自由書寫幾個月,就像學畫畫的孩子剛開始學塗鴉壹樣。孩子找到壹些感覺後,就能逐漸找到壹件事的閃光點。比如琪琪在寫《中秋筆記》這個練習的時候,很自然的想到了寫兩件事,壹件是怎麽和奶奶壹起包餃子,壹件是和爺爺壹起在菜園裏拔菜。這兩件事很有意義,值得記錄。經過仔細思考,我發現這兩件事不僅同時發生在值得紀念的中秋節,而且還與勞動有關。他們是Kiki第壹次親自參與,所以文章的中心很容易構建。我稱之為練習的框架。寫作技巧的第二大要點是擬壹個題目。設計壹個標題,既能吸引人的眼球,又能用壹個字明確指出作文中心,真的很有意思。比如Kiki擬定《中秋紀事》的題目之前,是另外壹個題目,中秋。感覺這個題目範圍太大了,沒有指出這篇文章的重點。但《中秋紀事》的標題就親民多了,內容和範圍都縮小了,強調孩子在中秋做了壹件事。他們做了什麽?吸引讀者眼球,我也看到過類似的話題,比如中秋的樂趣,中秋的尷尬等等,都是很好的話題。比如琪琪有壹個練習叫《瘋狂休會》,她也是先把文章的骨架搭好,就是休會期間發生了兩件很有意思很瘋狂的事,在擬題目的時候把瘋狂放進去。突出生動有趣。即使考試中有命題作文,也需要先構思文章的中心事件,也就是搭建好骨架,再去想題目。而且,妳必須先敲定題目,然後正式寫文章。如果文章寫了壹大半突然覺得要把標題完全搬過來,那妳所有的努力就白費了。當然也有可能做壹些小改動,所以寫作技巧的第壹點和第二點非常關鍵。壹個例題是否有特色,是決定這篇文章能否得高分的首要因素。寫作技巧第三個關鍵點:好的開頭和巧妙的結尾,優秀的文章壹定要自始至終有回音。對於初三的孩子來說,文章的開篇不需要太復雜,開門見山或者直接指出題目的意思往往可以很有效果。關鍵是記得結尾要有回音。或者說我們從這個事件中學到了什麽。比如Kiki在她的練習“瘋狂課間休息”的開頭寫道:“今天的課間休息很特別。”並在結尾:“多麽有趣的“瘋狂”遊戲啊!”在練習《中秋筆記》中,是這樣開頭的:“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爺爺奶奶家,因為今天有太多有趣的故事了”。結尾寫著:“今年中秋很有意思,中秋的工作更有意思!“在練習《有趣的科學課》中,開頭是:“今天下午我們上了壹節有趣的科學課,因為老師不讓我們坐在教室裏,而是讓我們出去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文章結尾是:“這真是壹堂有趣的科學課!也告訴了我們壹個道理:只要能觀察,就能發現很多生命體。我愛科學課!“如果孩子每次寫作文都能有意識地寫開頭和結尾,寫作能力會大大提高。寫作技巧第四點: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孩子第壹次寫作文可能不如大人,但想象力壹定遠遠超過大人。所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可以為不成熟的練習增色不少。比如琪琪在中秋節的練習筆記中寫道:“青菜精神飽滿,像小綠兵守衛著菜園。”她在練習中想象如果我有壹片神奇的葉子:“我會用它變成壹艘旅遊船,和我的好朋友壹起環遊世界。我也會用。帶著好奇的朋友去火星探險。”她還想象:“我也要用它來創作壹本好看的書,分發給那些可憐的孩子,讓他們的腦袋裏裝滿知識。“至於如何巧妙運用成語或詩詞為文章增色,家長和老師不需要對孩子要求太高,只要用得自然就好,切不可畫蛇添足,嘩眾取寵。最終,我失去了寫作的“有趣”意義。當然,在發揮孩子想象力的同時,重要的是讓句子通順,把內心的意思表達完整,把事件的經過描述清楚。杜絕錯別字也是必要的。這些都是寫作的基本功,只要孩子多練習就可以做到。所以,孩子最終考驗的是毅力和恒心。孩子熱愛寫作和被迫寫作還是有天壤之別的。如何讓孩子熱愛寫作,比如何引導孩子寫好作文更重要。如果不小心顛倒主次關系,可能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尤其是在孩子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我們家長壹定要好好呵護孩子的童心,逐步引導孩子熱愛寫作,直至寫作。我們決不能倉促行事,鼓勵他們這樣做,我們也決不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