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杏花的詩句蘇軾

描寫杏花的詩句蘇軾

1. 關於描寫杏花詩句(描寫杏花的古詩100首)

關於描寫杏花詩句(描寫杏花的古詩100首) 1.描寫杏花的古詩100首

杏花具有幸福的寓意。

常用來形成美麗,代表了自由和愛情。所以古人有許多描寫杏花的古詩。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壹番:杏花 唐鄭谷 不學梅欺雪,輕紅照碧池。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

香屬登龍客,煙籠宿蝶枝。臨軒須貌取,風雨易離披。

《臨安春雨初霽》陸 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玉樓春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壹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雜詠五首·釣魚灣 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遊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杏花 唐李商隱 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異鄉今暫賞,眽眽豈無恩。

援少風多力,墻高月有痕。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遊趙村杏花 唐白居易 趙村紅杏每年開,十五年來看幾回?七十三人難再到,今春來是別花來。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閑園裏,何異榮枯世上人?杏花 唐韓愈 居鄰北郭古寺空,杏花兩株能白紅。曲江滿園不可到,看此寧避雨與風。

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冬寒不嚴地恒泄,陽氣發亂無全功。

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山榴躑躅少意思,照耀黃紫徒為叢。

鷓鴣鉤辀猿叫歇,杳杳深谷攢青楓。豈如此樹壹來玩,若在京國情何窮。

今旦胡為忽惆悵,萬片飄泊隨西東。古苑杏花 唐張籍 廢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時。

獨開新塹底,半露舊燒枝。晚色連荒轍,低陰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盡又誰知。村西杏花二首 唐司空圖 薄膩力偏羸,看看愴別時。

東風狂不惜,西子病難醫。肌細分紅脈,香濃破紫苞。

無因留得玩,爭忍折來拋。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途中見杏花 唐吳融 壹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更憶帝鄉千萬樹,淡煙籠日暗神州。

杏花 唐司空圖 詩家偏為此傷情,品韻由來莫與爭。解笑亦應兼解語,只應慵語倩鶯聲。

杏花 唐溫庭筠 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正見盛時猶悵望,豈堪開處已繽翻。

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壹樽。杳杳艷歌春日午,出墻何處隔朱門。

杏花 唐溫憲 團雪上晴梢,紅明映碧寥。店香風起夜,村白雨休朝。

靜落猶和蒂,繁開正蔽條。淡然閑賞久,無以破妖嬈。

杏花 唐吳融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軟非因醉都無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裴回盡日難成別,更待黃昏對酒樓。

杏花 唐薛能 活色生香第壹流,手中移得近青樓。誰知艷性終相負,亂向春風笑不休。

杏花 唐元稹 常年出入右銀臺,每怪春光例早回。慚愧杏園行在景,同州園裏也先開。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壹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雲露堂前杏花》宋·範成大 蠟紅枝上粉紅雲,日麗煙濃看不真。

浩蕩風光無畔岸,如何鎖得杏春園。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滿園春色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

——唐·戴叔倫《蘇溪亭》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宋·陸遊《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杏子梢頭香蕾破。

淡紅褪白胭脂涴。淡紅褪白:淡紅的花色褪成了淺白色。

——宋·蘇軾《蝶戀花》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行人最斷腸。——唐·溫庭筠《楊柳枝》裙垂竹葉帶,鬢濕杏花煙。

——唐·李賀《馮小憐》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霧落五更鐘。——明·陳子龍《山花子》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

——宋晏殊《臨江仙》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唐·吳融《杏花》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北宋·寇準《江南春》滿階芳草綠,壹片杏花香。——宋·劉彤《臨江仙》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

——宋·韓元吉《好事近》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唐·李賀《惱公》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北宋·歐陽修《田家》日日春光鬥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唐·李商隱《日日》惻惻輕寒剪剪風,杏花飄雪小桃紅。——唐·韓偓《寒食夜》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唐·溫庭筠《菩薩蠻》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釋誌南。

2.有關描寫杏花的詩句有哪些

1、牧童遙指杏花村。 —— 唐 · 杜牧《清明》

譯文: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2、花褪殘紅青杏小。 —— 宋 · 蘇軾《蝶戀花·春景》

譯文:春天將盡,百花雕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

3、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 宋 · 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譯文: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4、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宋 · 誌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譯文: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5、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 唐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譯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3.關於杏花的詩句

1、宋代:蘇軾《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原文選段: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釋義:

杏花飛撲簾幕散播著最後的春光,明月進入門戶尋找我這幽居的人。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著搖曳花影,月華如水,點點花影有如水中飄浮的青萍。

2、唐代:司空圖《故鄉杏花》

原文選段: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釋義:

寄情於花,寄情於酒欣喜與花的盛開,左手拿著花枝右手拿著酒杯。想問問花枝和酒杯,老朋友為什麽不能壹起來呢?

3、宋代:阮閱《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

原文選段: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幹。壹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

綺窗人在東風裏,灑淚對春間。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釋義:

黃昏時登樓而望,只見杏花在微寒中開放,壹鉤斜月映照著小樓的欄桿。壹雙燕子歸來,兩行大雁北飛,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號角聲。

華美的窗前,壹位佳人立於春風中,默默無語,閑愁萬種。也應像往日壹樣,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4、宋代:王安石《北陂杏花》

原文選段:

壹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釋義:

圍繞著杏花的是滿塘的春水,岸上的花,水中的花影,都是那麽地鮮艷動人。即使被無情的東風吹落,飄飄似雪,也應飛入清澈的水中,勝過那路旁的花,落了,還被車馬碾作灰塵。

5、唐代:吳融《途中見杏花》

原文選段:

壹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釋義:

壹枝淡紅的杏花探出墻頭,而墻外的行人(作者)正傷春惆悵。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壹樣傷春惆悵,我們哪裏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

4.描寫杏花的詩句

1. 壹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唐代:吳融《途中見杏花》

譯文:壹枝淡紅的杏花探出墻頭,而墻外的行人(作者)正傷春惆悵。

2.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唐代:吳融《途中見杏花》

譯文: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

3.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宋代:王安石《北陂杏花》

譯文:即使被無情的東風吹落,飄飄似雪,也應飛入清澈的水中,勝過那路旁的花,落了,還被車馬碾作灰塵。

4.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宋代:謝逸《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譯文:杏花村館酒旗迎風。江水溶溶,落紅輕揚。

5.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唐代:司空圖《故鄉杏花》

譯文:寄情於花,寄情於酒欣喜與花的盛開,左手拿著花枝右手拿著酒杯。

5.描寫杏花的古詩100首

遊趙村杏花唐白居易趙村紅杏每年開,十五年來看幾回?七十三人難再到,今春來是別花來。

杏花唐韓愈居鄰北郭古寺空,杏花兩株能白紅。曲江滿園不可到,看此寧避雨與風。

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冬寒不嚴地恒泄,陽氣發亂無全功。

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山榴躑躅少意思,照耀黃紫徒為叢。

鷓鴣鉤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攢青楓。豈如此樹壹來玩,若在京國情何窮。

今旦胡為忽惆悵,萬片飄泊隨西東。明年更發應更好,道人莫忘鄰家翁。

杏花唐李商隱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異鄉今暫賞,眽眽豈無恩。

援少風多力,墻高月有痕。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杏花唐羅隱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半開半落閑園裏,何異榮枯世上人?古苑杏花唐張籍廢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時。

獨開新塹底,半露舊燒枝。晚色連荒轍,低陰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盡又誰知。村西杏花二首唐司空圖薄膩力偏羸,看看愴別時。

東風狂不惜,西子病難醫。肌細分紅脈,香濃破紫苞。

無因留得玩,爭忍折來拋。故鄉杏花唐司空圖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杏花唐司空圖詩家偏為此傷情,品韻由來莫與爭。解笑亦應兼解語,只應慵語倩鶯聲。

杏花唐溫庭筠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正見盛時猶悵望,豈堪開處已繽翻。

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壹樽。杳杳艷歌春日午,出墻何處隔朱門。

杏花唐溫憲團雪上晴梢,紅明映碧寥。店香風起夜,村白雨休朝。

靜落猶和蒂,繁開正蔽條。淡然閑賞久,無以破妖嬈。

途中見杏花唐吳融壹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更憶帝鄉千萬樹,淡煙籠日暗神州。

杏花唐吳融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軟非因醉都無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裴回盡日難成別,更待黃昏對酒樓。

杏花唐薛能活色生香第壹流,手中移得近青樓。誰知艷性終相負,亂向春風笑不休。

杏花唐元稹常年出入右銀臺,每怪春光例早回。慚愧杏園行在景,同州園裏也先開。

杏花唐鄭谷不學梅欺雪,輕紅照碧池。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

香屬登龍客,煙籠宿蝶枝。臨軒須貌取,風雨易離披。

唐 韋莊:思帝鄉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壹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虞美人·秦觀·碧桃天上栽和露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壹枝如畫為誰開?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

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陸 遊《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宋祁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壹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儲光羲〖雜詠五首·釣魚灣〗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葉紹翁〈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憔悴去。零落不堪。

兩句寫杏園零落不堪,是因為折花插頭的人太多。唐·杜牧《杏園》日日春光鬥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隱《日日》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唐·溫庭筠《菩薩蠻》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宋·晏殊《臨江仙》杏子梢頭香蕾破。

淡紅褪白胭脂涴淡紅褪白:淡紅的花色褪成了淺白色。涴:為泥所沾汙。

宋·蘇軾《蝶戀花》疏疏晴雨弄斜陽,憑欄久,墻外杏花香宋·曹組《小重山》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壹段好春藏不住,粉墻斜露杏花梢宋·張良臣《偶題》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釋誌南《絕句》滿階芳草綠,壹片杏花香宋·劉彤《臨江仙》只知道這麽多了。

6.有關描寫杏花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杏花的詩句1、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

——唐·戴叔倫《蘇溪亭》2、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3、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4、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宋·陸遊《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5、杏子梢頭香蕾破。

淡紅褪白胭脂涴。淡紅褪白:淡紅的花色褪成了淺白色。

——宋·蘇軾《蝶戀花》6、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行人最斷腸。——唐·溫庭筠《楊柳枝》7、裙垂竹葉帶,鬢濕杏花煙。

——唐·李賀《馮小憐》8、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霧落五更鐘。——明·陳子龍《山花子》9、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

——宋晏殊《臨江仙》10、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唐·吳融《杏花》。

7.描寫杏花的詩句

描寫杏花的詩句:1、雲闕朝回塵騎合,杏花春盡曲江閑。

憐君雖在城中住,不隔人家便是山。——元稹《題李十壹修行裏居壁》作者: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孫。

2、衡門壹別夢難稀,人欲歸時不得歸。長憶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

——吳融《憶街西所居》作者: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吳融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於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後期,壹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後三年,曾經盛極壹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壹。

3、月帔飄飖摘杏花,相邀洞口勸流霞。半酣乍奏雲和曲,疑是龜山阿母家。

——權德輿《戲贈張煉師》作者:權德輿(759年—818年), 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北)人,後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唐朝文學家、宰相,起居舍人權臯之子。

4、曲江春半日遲遲,正是王孫悵望時。杏花落盡不歸去,江上東風吹柳絲。

——溫庭筠《長安春晚二首》作者: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註的《溫飛卿集箋註》。其詞今存七十余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5、忽憶芳時頻酩酊,卻尋醉處重裴回。杏花結子春深後,誰解多情又獨來。

——白居易《重尋杏園》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

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