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2.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3.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
4.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5.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6.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7.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8.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9.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 《將進酒》)
10.夏初入夜,明月皎潔,荷塘水邊,九裏香旁,玉蘭樹下,亭臺閣中。小酌幾杯冰酒,聽壹輪斷腸曲,微微涼風中伴隨著淡淡的花香,何其的恬適愜意。
11.午後的陽光, 灑在我身上, 溫暖我的心, 如同妳的愛, 呵護著我心, 愜意的時光, 暖暖的柔情, 如蜜糖壹般, 融化了我心, 美倫美幻般, 活在童話裏, 夕陽無限好, 雲朵壹片片, 樹葉沙沙響, 愜意的生活。
12.慵懶愜意心,意氣勃而發, 再征紅塵路,笑傲人世間。
2. 形容愜意的詞語安居樂俗:居住舒適安逸,習俗稱心樂意。
安適如常:安靜而舒適,象往常壹樣。指經過某種變動後,恢復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適。
安閑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悠遊自得 :形容悠閑而舒適。
昂然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適。指大模大樣,滿不在乎的樣子。
稱心快意:遇事如意,心情舒暢。稱心:恰合心願。
蕩心悅目:蕩心:心情縱蕩,歡快;悅目:看著舒暢。形容美好的事物給人的舒適感受。
酣然入夢:很舒適地進入夢鄉。
惠風和暢: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沁人心肺:指人感到舒適,有清新爽朗的感覺。
清閑自在:清靜空閑,無拘無束。形容生活安閑舒適。
舒眉展眼:神態舒適,無憂無慮的樣子。
舒舒服服:身心感到輕松愉快舒適。舒舒坦坦:舒適愉快
泰然自得:指身體感到不尋常的舒適的滿足。
3. 形容“愜意”的詞語有哪些安閑自得
拼音: ān xián zì dé
解釋: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不如在家安閑自在,快活過了日子,卻去討這樣煩惱吃!”
稱心快意
拼音: chèn xīn kuài yì
解釋: 遇事如意,心情舒暢。稱心:恰合心願。快意:心情爽快舒適。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稱心快意了。”
沁人心肺
拼音: qìn rén xīn fèi
解釋: 指人感到舒適,有清新爽朗的感覺。同“沁人心脾”。
出處: 草明《乘風破浪》:“槐花的香味沁人心肺。”
賞心悅目
拼音: shǎng xīn yuè mù
解釋: 悅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處: 明·無名氏《人中畫·風流配》壹:“長篇短章,不為不多,然半屬套語,半屬陳言,求壹言清新俊逸,賞心悅目者,迥然可得。”
心曠神怡
拼音: xīn kuàng shén yí
解釋: 曠:開闊;怡:愉快。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出處: 宋·範仲淹《嶽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
怡然自得
拼音: yí rán zì dé
解釋: 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出處: 《列子·黃帝》:“黃帝既寤,怡然自得。”
4. 什麽文言文表達過這舒坦日子的人不知道別人的痛苦的文章《苛政猛於虎》壹文,記載孔子和弟子路過泰山時,遇到壹名身世淒慘的婦女。
當地虎患嚴重,可是因為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親人寧願壹直住在這裏,以至於後來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壹人對著墳墓哭泣。全文以敘事來說理,深刻揭露了封建暴政對人民的殘害。
原文孔子過⑴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⑵。夫子軾而聽之⑶。
使⑷子路⑸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⑹重有憂⑺者。”而曰⑻:“然⑼!昔者吾舅⑽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⑾又死焉⑿!”夫子曰:“何為不去⒀也?”曰:“無苛政⒁。”
夫子曰:“小子⒂識⒃之,苛政猛於(17)虎也。”譯文孔子路過泰山腳下,有壹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悲傷。
孔子扶著車前的橫木聽婦人的哭聲,讓子路前去問那個婦人。子路問道:“您這樣哭,實在像連著有了幾件傷心事似的。”
(婦人)就說:“沒錯,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兒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問:“那為什麽不離開這裏呢?”(婦人)回答說:“(這裏)沒有殘暴的政令。”孔子說:“年輕人要記住這件事,苛刻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