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晨間閨中待起,其眉蹙鎖,而鬢已散亂,其披拂之發縷,掩於面際,故上則微掩眉端額黃,在隱現明滅之間,下則欲度腮香,——度實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雲也,雪也,構為壹幅春曉圖,十分別致。
菩薩蠻
宋代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此詞抒發對建炎年間國事艱危之沈痛追懷,對靖康以來失去國土之深情縈念,故此壹習用已久陶寫兒女柔情之小令,竟為南宋愛國精神深沈凝聚之絕唱。壹片神行又潛氣內轉,兼有神理高絕與沈郁頓挫之美,在詞史上完全可與李太白同調詞相媲美。
菩薩蠻
宋代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風靜時庭柳低垂,閨人困倦而眠;當晝眠正熟,清風又吹拂起庭柳了。風吹香汗,薄衫生涼;而在涼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她那紅潤的手兒持著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而這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紅潤的手兒。藕節同心,情人永好。
菩薩蠻
宋代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此詞寫早春思鄉之情。聲斷,聲盡的意思。鴻雁北歸,已不聞聲,極目天穹,唯有殘雲如碧。詞人之心亦已隨鴻雁歸飛矣!
菩薩蠻
清代納蘭性德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
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
塞馬壹聲嘶,殘星拂大旗。
夢境與夢後之境形成強烈對比。夢中是與愛妻***度美好時光,而夢後則是塞上苦寒荒涼。如此對比便更突出了眷念妻子,怨恨別離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