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壹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白話釋義:從古至今,管理百姓在於講信用,說到做到。商鞅就很講信用,以壹言為重,以百金為輕。妳們這些變法的反對派怎能隨便指責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順利推廣?
2、吳起守信
明代:宋濂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譯文: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等我回來就(到妳家)吃飯。”吳起說:“我(在家裏)等待您壹起進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
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壹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他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這是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3、唐·盧照鄰 《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
若有人兮天壹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白話釋義:有遠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誠和信用作為衣裳。
4、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海嶽尚可傾,吐諾終不移。
白話釋義:大海可以幹枯,山嶽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5、 南北朝:劉義慶《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白話釋義: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
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妳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
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