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好的壹首詩推薦《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首詩的意思是:當年在岐王宅裏,常常見到妳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妳的演出。沒有想到,在這風景壹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妳這位老相識。
詩作背景:此詩大概作於公元770年(大歷五年)杜甫在長沙的時候。安史之亂後,杜甫漂泊到江南壹帶,和流落的宮廷歌唱家李龜年重逢,回憶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頻繁相見和聽歌的情景而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它用美景反襯年邁風燭的淒涼,表達了詩人對唐王朝盛衰變化的蒼涼之情以及詩人與李龜年彼此的飄零之感。
詩句賞析
岐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懂詩、懂音樂,特別的愛才。史書記載,李龜年去岐王府做客,壹聽見樂工奏樂,職業病就犯了,接連說出樂曲的名稱和演奏方法,王爺大大的點贊,送禮,可老李卻看也不看,拿起壹把琵琶就彈了起來。王爺又點贊,紅包。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崔九是唐朝大家族崔家的老九,唐玄宗還沒當皇帝時的對門好友。壹次李隆基被罰山西,只有崔九壹人壹送再送,唐玄宗對他就跟親弟弟壹樣。
岐王和崔九都是位尊,愛好文藝,兼禮賢下士,恰恰提現了大唐盛世開明的風氣,錦繡天地,滿目俊才。尋常見 ,幾度聞,說明當時只道是尋常,都以為盛世還要延續,誰曾想!安史之亂,時代滄桑。詩人和李龜年恰恰是那個盛世的見證者,再次見面物是人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兩人從回憶回到了現實中,兩人相遇已經是開元盛世後的三十多年,安史之亂都過去了八年了,國家分裂,滿目瘡痍。兩人漂泊輾轉,杜甫為生活所困,政治上失意;李龜年到處賣唱作糊口。
江南的好風景,反襯出二人的落魄,以樂景寫哀。落花時節,暗指花團錦簇的開元盛世壹去不復返,壹個“又”字道出,三十多年過去了,岐王、崔九都死了 ,世上再無知音。青春沒有了,夢想破滅了。兩人面對面還能說什麽呢?多少的悲涼和無奈,是壹個人能夠承受的,現在這些感受壹下子乘以二。哎!豈是壹個“悲”了得。
所以說,這首詩寫盡大唐的興衰,人生的失意、悲哀,是杜甫七絕中的壓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