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抒發豪情壯誌的詩句(詩句中的豪情壯誌)

抒發豪情壯誌的詩句(詩句中的豪情壯誌)

壹提到嶽飛想必大家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不僅是位書法家還是壹位詩人!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嶽飛《滿江紅》

這是被千古傳誦的愛國名期。 可以說,在我的民將象中,沒有壹首像本詞那樣有這麽深遠的社會影響,也從來沒有像本詞那樣具有撒奮人健舞將子士上戰場殺敵的力量。

上周打發詞人為國立功滿腔忠義奮發的豪氣起句突兀,壹個“怒”字氣壯山河,奠定全調昌揚的基調。“擡望眼”承“雨歇”而來,詞做仰天地,壹腔熱血激蕩浩氣迸發,全從“長嘯”中見。“三十”二句寫自己的宏誓和決心,“莫等閑” 二語巳“為千古箴銘”,自勉勉人,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下關抒寫了詞人重整山河的決心和報效君王的耿耿忠心。開頭四個短句,三字壹頓,壹錘壹聲,裂石崩雲,這種以天下為已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 “駕長車”壹句豪氣直沖胃漢。在那山河破碎、士氣低沈的時代,這是壹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激勵力量。“機“渴飲”雖然誇張,卻表現了詞人足以震懾敵人的民族的英雄主義氣概。

結句語調陡精平和,表達了詞人報效朝廷的壹片赤誠之心。 肝膽瀝瀝,感人至深。全詞如江河直瀉,折回落,激發處鏗然作金石聲。

雲間皓月,光照銀淮來萬折。海岱樓中

拂袖雄披楚岸風,醉余清夜,羽扇綸巾人人畫。江遠淮長,舉首宗英醒更狂。 ”——米芾《減字木蘭花》

上閣首先描寫了長淮的夜晚,從天空到江面。先寫雲間的皓月,明亮的月光透過雲店酒落淮水,江面銀光閃閃,波紋粼粼,雄渾粗放,氣象開闊。詞人登上海岱間漣水岸物的高樓之上,拂袖迎風,雄姿勃發,心情十分舒暢。

下闋轉入懷人。緊承上闋,開頭先寫詞人的自我形象,在這如詩如畫的夜晚,手執羽扇,頭戴絲巾,臨江望月,酒意濃濃。當詞人獨自享受這良辰美景時,不由得想起了遠方的友人趙伯山,於是即景抒情,讓這綿長的淮河,帶去對遠在異地的趙伯山的思念吧!詞人稱趙伯山為“宗英”,而自己又因舉止在放被時人稱為“米顛”,故二人相知甚深,息息相通。 “舉首宗英醒更狂”,是說在恩念趙伯山的同時,他酒醒了,人也醒了,直言不諱地說自己酒醉狂放,酒醒更為狂放。

這位才華蓋世的詞人兼書畫家壹生並不得意,所以他不滿現實,內心苦悶,行為狂放不,放浪形敬, 這種性格使他的詞作充滿了豪放之氣。

命薄佳人,情鐘我輩。海棠開後心如碎。斜風細雨不曾晴,倚闌滴盡胭新淚。

恨不能開,開時又背,春寒只了房櫳閉。待他晴後得君來,無言掩帳羞推悴。 ”——劉辰翁《踏浪行》

此詞為詞人雨中觀海棠有感而作。上闌開篇即以“命薄佳人”切中題首似不止詠物,概由賞花而引起同類聯想,曼又“自古紅顏多薄命”,亦為佳人之不幸而希噓惋惜。“情鐘”是情之所聚之意。花與人,曾嬌美而脆弱,令詞人不勝愛憐和護惜。然而二者的命運卻實堪悲慘,使詞人觀之“心碎”,因那“斜風細雨"嚴相逼,盡日備受摧殘,流不盡的眼淚,伴隨了她那短暫的壹生。

下闕進壹步敘寫花兒不幸的合運。花開不逢時,開時正值“斜風細雨不曾晴”,春寒料峭,人們都回到了屋中,將房門緊閉,

花兒孤苦寂寞,承受著風雨的肆虐。待到雨過天晴,賞花人來時,它早已失去了接時的風采,花容失色,變得憔悴不堪。

此詞詠海棠,處處將之擬人化,讀來“似花還似非花”,花與人,已渾然莫端, 花的命運與人的命運交織在壹起,雙重的慨嘆與悲哀,使此詞意蘊深遠,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