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螢火蟲燃燒自己不求回報回報的詩句

描寫螢火蟲燃燒自己不求回報回報的詩句

詠螢 周繇 (唐)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吹欲燃,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這是描寫螢火蟲成群飛翔的情形,也描述螢火蟲的發光現象及人和螢火蟲間的密切關系;是壹首頗為寫實的詩歌。

詠螢 虞世南 (唐)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在此詩中,作者描述螢火蟲雖小巧嬌弱,但卻暖暖含光,似乎隱喻人之懷才不遇,有如伯牙之期待鍾子期壹般。

早秋 許渾 (唐)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壹葉下,自覺洞庭波。

「名」詩之所以能引人***鳴,在於寫景、詠物能不著痕跡地點出主題。像詩中的「西風」、「殘螢」、「早雁」、「壹葉下」及「洞庭波」,都是早秋的「景象」;而這也是許渾的作品雖然不多,但此詩歌卻能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隋煬帝雖開鑿了大運河,在水利及交通建設上,有其貢獻;但好大喜功,民不聊生;尤其他好夜遊逸樂,在洛陽景華宮曾廣徵螢火數斛,趁夜遊時野放山谷;在江都時甚至還有「放螢院」。但作者重遊隋宮廢墟,雖見螢火蟲棲地猶在,但螢光已杳,帝家早已破敗不堪!極諷王國君主之悲慘下場。而由這首詩中我們也得知隋煬帝「玩」螢無度,無生態保育觀念!

長恨歌 白居易 (唐)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

是白居易曠世之作「長恨歌」中的壹段。長恨歌是白居易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時,感懷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而創作的。這首詩不但寫實、抒情,也

隱喻諷刺,表達當時社會的反映,惋惜玄宗沈迷愛情,用人不當而遭安史叛變,自嚐苦果。在這首詩中,螢火蟲為此淒美史詩平添幾分悲情。

除了上述的螢火蟲詩歌之外,中國詩人筆下的螢火蟲詩不勝枚舉;以下茲選取其中比較著名螢詩,提供賞螢之餘,何妨附應風雅,學學古人!

 

詠螢 羅鄴 (唐)

水殿清風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無風無月長門夜,偏到瑎前照綠苔。

詠螢 彥謙 (唐)

日下蕪城蒼莽中,濕螢撩亂起花叢;寒煙陳後長門閉,夜雨隋家舊苑空。

星散欲陵前檻月,影低如試北璁風;羈人此夕方愁緒,心似寒灰首似蓬。

螢火 杜甫 (唐)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感螢 司馬禮 (唐)

愛爾持照書,臨書嘆吾道;青熒壹點光,曾娛幾人無;

夜久獨此心,環垣閉秋草。

詠螢示情人 李白藥 (唐)

璁裏憐燈暗,瑎前畏月明;不辭逢露濕,袛為重宵行。

螢火 前人 (唐)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忽驚屋裏琴書冷,復亂檐前星宿稀。

卻繞井欄添箇箇,偶經花藥弄輝煌;滄江白發秋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秋螢引 劉禹錫 (唐)

漢陵秦苑遙,蒼蒼除根腐;葉秋螢光夜,空寥寂全氣。

凈千門九陌,飛悠揚紛論;輝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鐙。

月中飛螢 陳陽縉 (梁)

秋璁餘照盡,人暗早螢來;忽聚還同色,恒然詎落灰。

飛影黃金散,依帷縹帙開;含明終不息,夜月空徘徊。

螢 劉筠 (宋)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勝數,囊輕莫盡收。

月高疑爵息,天遠認星流;紫桂風微急,紅蘭露偏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樓;滅燭方無寐,鳴蛩相薦愁。

螢火 趙蕃 (宋)

渾忘生朽質,直擬慕光輝;解燭書幃靜,能添列宿稀。

當風方自表,帶雨忽成微,變滅多無理,榮枯會壹歸。

螢火 陳格 (宋)

翩翩飛蛾撲明燭,見烹膏油罪莫贖;嘉爾螢火不自欺,草間光照相煜煜。

卻馬已 錄仙人方,映書曾登君子堂;不畏月明見陋質,但畏風雨難為光。

螢燈 謝宗可 (元)

微熒內肉拂晴波,幾度黃昏誤舞蛾;銀票無煙棲碧蘚,玉蟲留影綴清莎。

秋空雨歇寒光度,晚逕風閑冷燼多;欲喚沙囊車武子,為渠還賦短檠歌。

 

詠螢 僧德祥 (明)

含爾壹身微,秋來處處飛;放光唯獨照,引類欲相輝。

白發嫌催節,青燈妒入幃;老僧無世相,容得繞襌衣。

螢 葉太叔 (明)

忽向籬邊繞,還從井畔飛;雨昏光不滅,露重影猶微。伴讀來書舍,窺眠入翠幃;黃花秋老後,未識汝何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