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場的古詩句 1.描寫戰場的詩句有哪些
1、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從軍行·其二》
唐代:李白
釋義:身經沙場百戰鐵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釋義: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3、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出塞二首》
唐代:王昌齡
釋義: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寶馬出戰,戰鬥結束後戰場上只剩下淒涼的月色。
4、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從軍行七首》
唐代:王昌齡
釋義:邊城榆樹的葉子早已稀疏飄落,顏色發黃了,傍晚時分,壹場戰鬥剛剛結束,環視戰場,只見暮雲低合,荒丘起伏。
5、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塞下曲六首·其壹》
唐代:李白
釋義:戰士們白天在金鼓聲中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鬥,晚上卻是抱著馬鞍睡覺。
6、星旗映疏勒,雲陣上祁連。
《關山月》
南北朝:徐陵
釋義:戰爭的旗幟飄揚在疏勒城頭,密布的濃雲籠罩在祁連山上。
7、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古從軍行》
唐代:李頎
釋義:年年戰死的屍骨埋葬於荒野,換來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漢家。
8、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對雪》
唐代:杜甫
釋義:戰場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壹個人憂愁地吟詩。
9、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唐代:曹松
釋義:富饒的水域江山都已繪入戰圖,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10、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閣夜》
唐代:杜甫
釋義: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
2.關於戰爭的詩句
關於戰爭的詩有:《涼州詞》、《出塞》、《從軍行》、《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涼州樂舞不僅是西北樂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樂舞中的精華,被尊為"國樂"。隋朝確定的9種國樂,有七部是涼州輸入的,其中《西涼樂》最著名。
2.《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壹氣呵成,在詩裏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3.《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該詩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鬥力。
4.《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和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第壹首詩寫大雨和詩人所處,第二首詩表明陸遊投身抗戰、為國雪恥的壯誌至老不衰。但是,詩人空懷壯誌,卻不為朝廷所重,只能“僵臥孤村”,把為國家恢復中原的理想寄托到夢境之中。
感情深沈悲壯,凝聚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激情。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此詞通過對作者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和氣概以及自己沙場生涯的追憶,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抒發了壯誌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
擴展資料:
由於觸發戰爭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軍人,因此戰爭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廣義來說,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戰爭。
螞蟻和黑猩猩等等生物都有戰爭行為。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部落)之間、國家(聯盟)之間的矛盾最高的鬥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最暴力的手段,是在自然界解決問題的辦法手段之壹,通常被認為是原始社會才會使用的方法,由於其造成生命的消失,在現代人類社會不被認可。
戰爭是極端的行為,戰爭的產生是由主導者為了自己或者集團的利益而發起的行為,這種獲取利益的行為不惜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獲得。
參考資料:
3.有關戰爭的詩句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戰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戰桑幹源,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萬裏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秦家築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辭·從軍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雜曲歌辭·出自薊北門行 唐·李白 虜陣橫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書速驚電,烽火晝連光。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場。
兵威沖絕漠,殺氣淩穹蒼。列卒赤山下,開營紫塞傍。
途冬沙風緊,旌旗颯雕傷。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單於壹平蕩,種落自奔亡。
收功報天子,行歌歸鹹陽。 雜曲歌辭·白馬篇 唐·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鬥雞事萬乘,軒蓋壹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後競風彩,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翦草,劇孟同遊遨。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咤萬戰場,匈奴盡波濤。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徑隱蓬蒿。 李陵詠 唐·王維 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
結發有奇策,少年成壯士。長驅塞上兒,深入單於壘。
旌旗列相向,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裏。
將令驕虜滅,豈獨名王侍。既失大軍援,遂嬰穹廬恥。
少小蒙漢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報,投軀未能死。
引領望子卿,非君誰相理。 老將行 唐·王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壹身轉戰三千裏,壹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天將,恥令越甲鳴吳軍。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壹戰取功勛。
兵車行 唐·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6393230。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苦戰行 唐·杜甫 苦戰身死馬將軍,自雲伏波之子孫。
幹戈未定失壯士,使我嘆恨傷精魂。去年江南討狂賊,臨江把臂難再得。
別時孤雲今不飛,時獨看雲淚橫臆。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唐·杜甫 將軍魏武之子孫,於今為庶為清門。
英雄割據雖已矣,文彩風流猶尚存。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熏殿。
淩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先帝天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壹洗萬古凡馬空。玉花卻在禦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弟子韓幹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雕喪。將軍畫善蓋有神,必逢佳士亦寫真。
即今飄泊幹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 雜曲歌辭·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戰,由來尚甲兵。
長驅千裏去,壹舉兩蕃平。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
寄言天下將,須立武功名。 雜曲歌辭·回紇 唐 曾聞瀚海使難通,幽閨少婦罷裁縫。
緬想邊庭征戰苦,誰能對鏡治愁容。久戍人將老,須臾變作白頭翁。
沙場夜 唐·於濆 城上更聲發,城下杵聲歇。征人燒斷蓬,對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戰馬夜銜鐵。士卒浣戎衣,交河水為血。
輕裘兩都客,洞房愁宿別。何況遠辭家,生死猶未決。
古征戰 唐·於濆 高峰淩青冥,深穴萬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齊魯足兵甲,燕趙多娉婷。仍聞麗水中,日日黃金生。
茍非夷齊心,豈得無戰爭。
4.有關戰爭的詩句有哪些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5、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7、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範仲淹《漁家傲》)
8、醉裏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9、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10、君子於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於役》)
11、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5.形容戰場的詩
塞下曲四首 盧綸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壹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壹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6.描寫戰場的詩句
關於戰場的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杜甫《春望》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 杜牧《題烏江亭》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 虞姬《和項王歌》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 杜甫《閣夜》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 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7.描寫戰場的詩句有哪些
《從軍行》 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塞下曲 》王昌齡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滿江紅·寫懷》宋代:嶽飛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 通:闌)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壯誌 壹作:壯士;蘭山缺 壹作:蘭山闕)《出塞》 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唐代:盧綸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8.有關戰場的詩句
我個人覺得這壹篇就是極致了吊古戰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
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長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 吾聞夫齊魏徭戍,荊韓召募。萬裏奔走,連年暴露。
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闊天長,不知歸路。
寄身鋒刃,腷臆誰訴?秦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
古稱戎、夏,不抗王師。文教失宣,武臣用奇。
奇兵有異於仁義,王道迂闊而莫為。嗚呼噫嘻! 吾想夫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野豎旄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聲析江河,勢崩雷電。
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積雪沒脛,堅冰在須,鷙鳥休巢,征馬踟躕,繒纊無溫,墮指裂膚。當此苦寒,天假強胡,憑陵殺氣,以相翦屠。
徑截輜重,橫攻士卒。都尉新降,將軍覆沒。
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無貴無賤,同為枯骨。
可勝言哉!鼓衰兮力盡,矢竭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
戰矣哉?暴骨沙礫。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
魂魄結兮天沈沈,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吾聞之: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開地千裏,遁逃匈奴。
漢傾天下,財殫力痡。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周逐獫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師而還。
飲至策勛,和樂且閑,穆穆棣棣,君臣之間。秦起長城,竟海為關;荼毒生靈,萬裏朱殷。
漢擊匈奴,雖得陰山,枕骸遍野,功不補患。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
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其存其沒,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
悁悁心目,寢寐見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
天地為愁,草木淒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兇年,人其流離。
嗚呼噫嘻!時耶?命耶?從古如斯。為之奈何?守在四夷。
贊同64| 評論。
9.關於戰場的古詩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戎機:指戰爭.若飛:象飛壹樣.○南朝梁·橫吹曲辭《木蘭詩》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旗彩:旗上的彩繪.地暗:大地陰暗潮濕.鼓聲:戰鼓之聲.○南朝陳·江總《雨雪曲》 但得將軍能百勝,不須天子築長城 ○唐·胡皓《大漠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唐·王維《老將行》 身經大小百余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麾huī下:部下.偏裨pí:偏將和裨將.○·王維《隴頭吟》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髑髏:死人的頭骨.○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壹聞邊烽動,萬裏忽爭先 邊烽;邊界烽火,指邊警.○唐·盂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指出征將士.刁鬥:軍用炊具.公主琵琶:漢朝公主遠嫁烏孫國時彈奏琵琶曲調,樂調哀怨.○唐·李頎《古從軍行》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玉門被遮:《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太初元年,軍攻大宛不利,武帝命人阻斷退入玉門關之路,下令軍士死戰.逐:跟隨.輕車:武帝時有輕車將軍.○唐·李頎《古從軍行》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羌笛:邊疆地區常用的樂器.出塞聲:邊疆的樂曲.○唐·李頎《古意》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三面黃金甲,單於破膽還 榆關:邊塞.單chán於:漢時匈奴最高首領的稱號.○唐·王昌齡《從軍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騮 馬:驊騮,駿馬.○唐·王昌齡《出塞》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轅門:營門.這兩句寫沙漠地區風揚塵土,天昏地暗,軍隊半卷持紅旗,湧出軍營.○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穿金甲:磨透鐵甲.樓蘭:漢時西域的鄯善國,在今新疆羅布泊西.這裏泛指侵擾西北地區的敵人.○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洮táo河:是黃河上遊的支流,在甘肅臨洮縣.吐谷yù渾:鮮卑族中壹支的首領,這裏指敵酋.○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裏金刀血未幹 ○唐·王昌齡《出塞》(又作李白詩,題為《軍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夜光杯: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前兩句說:正在見酒想喝之時,軍中已奏起琵琶安排宴飲.後兩句表現了戰士們悲壯的心情,壹說表現了戰士們視死如歸的豪放氣概.○唐·王翰《涼州詞》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洗兵:洗刷兵器.條支:古西域國名,即唐時的大食.兩句極寫出兵廣遠.○唐·李白《戰城南》 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唐·李白《蜀道難》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驛使發,壹夜絮征袍 驛yì使:送信的人.發:出發.絮:整理縫制.○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有限:有限度.○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制:制止.侵陵:侵擾,侵略.○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平沙:平坦的沙地.萬幕:成千上萬的帳幕.部伍:各部隊伍.見招:被招集.○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寂寥:寂靜無聲.○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悲笳敷聲動,壯士慘不驕 悲笳:悲切的號角聲.兩句說號角聲音悲切,戰士心情沈重.○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群胡:指安史叛軍.○唐·杜甫《悲陳陶》 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關山月》:漢樂府橫吹曲名,是士兵傷別、懷念故鄉的曲調.萬國,即萬方.草木風: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意.○唐·杜甫《洗兵馬》 故國猶兵馬,他鄉亦鼓鼙 故國:故鄉.鼓鼙pí:戰鼓,借指戰爭.○唐·杜甫《出郭》健兒寧鬥死,壯士恥為儒 鬥:戰鬥.儒:讀書人.打仗時須用長槍利劍,不能用筆,故曰“恥為儒”.○唐·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寄高三十五記》 身輕壹鳥過,槍急萬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寄高三十五書記》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轔lín轔:兵車隆隆聲.蕭蕭,戰馬嘶鳴聲.行人:出發的士兵.○唐·杜甫《兵車行》 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軍聲,軍隊作戰喊殺聲.○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戰格:作戰時防禦用的障礙物.逾:越.○唐·杜甫《潼關吏》 百萬攻壹城,獻捷不雲輸 捷:勝利.不雲輸:不報告敗績.○唐·杜甫《遣懷》 汗馬牧秋月,疲卒臥霜風 汗馬:馬因奮戰而出汗.疲卒:士兵因苦戰而疲勞.○唐·劉灣《出塞曲》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轅門:軍營門.風掣chè:風吹動如牽引.翻:飄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伐鼓:擊鼓.陰山:泛指邊地的山.這兩句形容軍威聲勢雄壯,地動山搖.○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萬箭千刀壹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風頭如刀面如割 ○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相撥,~.” 萬鼓哇殷地,千旗火生風 殷地:使大地震動.兩句寫軍威雄壯,萬鼓齊鳴,如雷聲震動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