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鳴兩岸葉,月照壹孤舟的意思為:風吹兩岸的樹葉颯颯作響,冷清的月光照著江邊的壹葉孤舟。
1、風鳴兩岸葉,月照壹孤舟的出處介紹:
這句詩出自《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創作的壹首五言律詩。
2、《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鑒賞:
該詩前四句側重寫“宿桐廬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風、孤舟等淒迷孤寂的景物,構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襯托出詩人的綿綿愁思;後四句側重寫“寄廣陵舊遊”,詩人向朋友傾述獨客異鄉的惆悵和孤獨之感,又抒發懷念友人的拳拳之心。
全詩前半寫景,後半寫情,景與情完美融合,寫景愈真切,其情愈深,顯得渾成自然,韻味悠長。
3、《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的創作背景:
詩人應舉不第,離開長安後,為了排解苦悶,曾壹度漫遊江淮。《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是詩人夜宿桐廬江上時,懷念揚州舊友而作。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作者的介紹和詩作特點:
1、作者的介紹:
孟浩然,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誌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生了六子。
詩與王維並稱“王孟”,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2、詩作特點:
孟浩然的詩歌主要表達隱居閑適、羈旅愁思,詩風則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詩見長。孟浩然是唐代第壹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壹,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遊俠詩,後期主要寫山水詩。
其詩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壹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範圍相當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