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這是誰的詩句?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這是誰的詩句?

辛棄疾《摸魚兒》鑒賞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①,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註①長門事:漢武帝時,陳皇後失寵,別居長門宮。陳皇後聞司馬相如文名,奉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寫《長門賦》代為陳情,武帝閱後深為感動,陳皇後復得寵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擠。被放逐後,屈原在《離騷》中將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上片第二句“匆匆春又歸去”的“春”字,當是這首詞中的“詞眼”。接下去作者以春去作為這首詞的主題和總線,精密地安排上、下片的內容把他心中感慨心緒曲折地表達出來。他寫“風雨” ,寫“落紅”, 寫“草迷歸路”,..對照當時的政治現實,金軍多次進犯,南宋朝廷在外交、軍事各方面都遭到了失敗,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朝政昏暗,奸侫當權,蔽塞賢路,誌士無路請纓,上述春事闌珊的諸種描寫件件都是喻指時政且無壹不貼切?蜘蛛是微小的動物,它為了要挽留春光,施展出全部力量。在“畫檐蛛網”句上,加“算只有殷勤”壹句,意義更加突出。作者實有意自擬為蜘蛛。尤其是“殷勤”二字,突出地表達作者對國家的耿耿忠心。這裏作者表達了雖然位微權輕,但為報圖,仍然“殷勤”而為。

上片以寫惜春為主。下片則都是寫古代的歷史事實。兩者看起來好象不相關聯,其實不然,作者用古代宮中幾個女子的事跡,來比自己的遭遇,進壹步抒發其“蛾眉見妒”的感慨。這不只是個人仕途得失。更重要的是誌士仁人都如“娥眉見妒”關系到宋室興衰的前途,它和春去的主題並未脫節,而是相輔相成的。作者在過片處推開來寫,在藝術技巧上說,正起峰斷雲連的作用。

下片的結句甩開詠史,又回到寫景抒懷上來。“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二句,以景語作結,含有不盡的韻味。除此之外,這兩句結語還有以下的作用:

第壹,刻畫出暮春景色的特點。李清照曾用“綠肥紅瘦”四字刻畫它的特色, “紅瘦” ,是說花謝; “綠肥”,是說樹蔭濃密。辛棄疾在這首詞裏,他不說斜陽正照在花枝上,卻說正照在煙柳上,這是從另壹角度描暮春景色寫有著與綠肥紅瘦不同的意味。而且“煙柳斷腸”,還和上片的“落紅無數”、春意闌珊相呼應。如果說,上片的“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開篇,那麽下片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結尾。兩相對映,顯得結構嚴密,章法井然。第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是暮色蒼茫中的景象。這是作者在詞的結尾處飽含韻味的壹筆,旨在點出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前途暗淡的趨勢也抒發自己尚未見用的郁悶。這和這首詞春去的主題緊密相聯的。宋人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說:“辛幼安晚春詞:‘更能消幾番風雨’雲雲,詞意殊怨。‘斜陽煙柳’之句,其與‘未須愁日暮,天際乍輕陰’者異矣。..聞壽皇(指宋孝宗)見此詞頗不悅。”可見這首詞流露出來的對國事、對朝廷的耽憂怨望之情是何等強烈感人。

辛棄疾另壹首代表作《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是抒發作者對抗戰的理想與向往。和這首《摸魚兒》比較,兩者內容相似,而在表現手法上,又有區別。《破陣子》比較顯,《摸兒》比較隱;《破陣子》比較直,《摸魚兒》比較曲。《摸魚兒》的表現手法,比較接近婉約派。它完全運用比、興的手法來表達詞的內容。但在讀這首《摸魚兒》時,感覺到在那壹層婉約含蓄之外,有壹股沈郁之情,這就是辛棄疾學蜘蛛那樣,為國家殷勤織網的壹顆耿耿忠心,以及對國勢的擔憂。似乎可以用“肝腸似火,色貌如花”八個字,來作為這首詞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