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黛安·基頓的演藝經歷

黛安·基頓的演藝經歷

1970s

基頓因在《鵝》中的表演獲得了托尼獎提名,然後她參加了《情人和其他陌生人》的拍攝,這也是她的第壹部電影。接下來在《夜廊》等電視劇中客串。

在《1972》中,基頓扮演了凱·亞當斯,邁克爾·科利昂(阿爾·帕西諾飾演)的女朋友,這對基頓來說是壹個突破。科波拉在看過基頓在《愛的遊戲》中的表現後,邀請她出演教父。他相信基頓可以扮演亞當斯的古怪角色。基頓說,那段時間,她被評為電影界“古怪的女演員”。她在片中輕松的表現來自於自己的生活經歷,她在片中內外都戲稱自己是“活在男人世界裏的女人”。

《教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評和商業成功,並以1972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兩年後,她又在《教父2》中扮演了同樣的角色。起初,她不情願地接受了這個角色。“壹開始,我不想再演《教父》續集凱了。當我看劇本的時候,我發現這個角色比上壹部電影更真實,更重要。”在續集中,她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比以前更討厭丈夫的所作所為。盡管如此,輿論普遍認為她在影片中的角色無足輕重。《時代》雜誌認為她在《教父》中的表現不起眼,在《教父2》中毫無生氣。

在1970年代,基頓的其他著名電影幾乎都與伍迪·艾倫有關。基頓出演了艾倫制作和導演的壹系列喜劇電影,如《愚人在科學城大鬧》、《愛與死》、《室內裝潢》、《曼哈頓》和赫伯特·羅斯的電影版《鵝》。

65438年到0977年,基頓和艾倫主演了羅馬喜劇《安妮·霍爾》,她在其中飾演安妮·霍爾,這也是她壹生中最著名的角色之壹。這部電影由艾倫編劇並導演。當時兩人是戀人,所以這部電影也被認為是艾倫和基頓的自傳。艾倫的安妮·霍爾也和基頓有關系,安妮是基頓的昵稱,霍爾是基頓的原姓。艾倫還將基頓的許多奇特怪癖和她自嘲式的幽默感加入到這個角色中。(導演南希·邁耶斯曾評論說黛安是世界上最自嘲的人。)基頓本人認為艾倫所描述的角色是他的“理想版”。他們飾演壹對生活在紐約的戀人,偶然相遇又分手。影片最突出的特點是濃郁的生活氣息,既有生活藝術的感覺,又有深刻的哲理。這部電影在藝術和商業上都獲得了成功,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基頓也因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基頓在安妮大廳穿著奇裝異服,以男裝為主,包括領帶、馬甲、休閑褲和軟呢帽。影片中大部分的衣服都是基頓自己的,在影片拍攝之前,她已經形成這種男性化的穿衣風格很多年了。電影上映後,男裝成為女性的流行服飾。她很快就因為愛穿男裝而出名。《舊金山紀事報》評論說,“她總能在人群中被輕易發現,是帕薩迪納唯壹壹個在華氏90度穿高領毛衣的女人。”2003年,基頓在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時,頭戴男式圓頂禮帽,身穿男式晚禮服。她經常被時裝設計師理查德·布萊克威爾列入他自己的年度最差穿著女性名單。

1977年9月26日,著名人像攝影師道格拉斯·柯克蘭(Douglas kirkland)為基頓拍攝的照片登上《時代》雜誌封面,被譽為目前電影界的最佳女演員。同年,她開始不再拍攝喜劇電影,轉而拍攝劇情電影。根據朱迪思·勞斯納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尋找古德巴爾先生》就是她的轉型之作。在這部電影中,她扮演壹個過著雙重生活的女人。她白天是天主教聾啞學校的老師,晚上出沒於夜店,享受著頹廢的性生活。在得知這個角色是歷史上的壹個心理案例後,基頓對這個角色產生了興趣。

除了表演,基頓還說過“我這輩子想當歌手”。1971音樂劇《頭發》的原聲帶是她的第壹張唱片。從65438到0977,她開始錄制個人專輯,但壹直沒有發行。

1980s

1979拍攝完曼哈頓後,基頓和艾倫的長期合作告壹段落,直到1993才再次合作。1978年,基頓愛上了沃倫·比蒂。兩年後,比提邀請基頓出演他的新電影《紅痣》,飾演壹位抑郁的家庭主婦路易斯·博南特(Louise Bonante),她在1917離開丈夫與激進記者約翰·裏德壹起工作。後來他們去俄羅斯采訪,記錄了蘇聯的內戰。《紐約時報》這樣評價基頓,“她是路易絲·博南特——美麗、自私、風趣、抑郁。這是她迄今為止演得最好的角色。”基頓也因這部電影贏得了她的第二個奧斯卡提名。

比提看了《安妮·霍爾》後,認為基頓天生的緊張和笨拙正是博南特這個角色所需要的。從65438年到0977年籌備《紅痣》以來,電影的制作壹拖再拖,基頓決定離開劇組,因為他認為這部電影永遠也拍不完了。1981,影片終於完成。在2006年接受《名利場》雜誌采訪時,基頓形容她在電影中的角色“只是壹個普通人,沒什麽特別的”...我知道這個角色似乎有危險。”助理導演西蒙·拉爾夫(Simon Ralph)評價說,路易絲·博南特(Louise Bonante)是基頓飾演的最難演的角色之壹,當時“她幾乎崩潰”。

從65438到0984,《小鼓女》是基頓第壹次涉足恐怖電影。這部電影是商業上的慘敗,評論家認為最大的原因是選角失誤。《新* * *和周刊》寫道,“這部電影最重要的角色是由黛安·基頓扮演的,因為她,這部電影變得支離破碎。她演得那麽差,偏離了自己的角色。”兩年後,基頓與傑西卡·蘭格和茜茜·斯皮切克壹起出演了《心靈犯罪》,這部電影改編自貝絲·亨利的普利策獲獎作品。上映後表現平平。從65438到0987,她第壹次出現在商業電影《嬰兒潮》中,這部電影由南希·邁耶斯編劇和制作。基頓飾演曼哈頓壹名職業女性,突然需要照顧壹個孩子,引發笑話。同年,她在艾倫的電影《時間之聲》中客串了壹個夜總會歌手。《好母親》(1988)是基頓的敗筆,票房受挫。她把這部電影描述為“壹個巨大的失敗”,評論家批評它毫無價值。《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她的表演退步了——她試圖讓觀眾接受壹個她並不信服的角色。”

1987年,基頓自編自導了她的第壹部故事片《天堂》,這是壹部關於她晚年的紀錄片。這部電影的評論褒貶不壹。在接下來的四年裏,基頓導演了壹部關於貝琳達·卡萊爾等藝術家的音樂劇,兩部由帕特麗夏·阿奎特主演的電視電影,以及連續劇《中國海灘》和《雙峰》中的插曲。

1990s

從65438年到0990年,基頓是好萊塢最受歡迎和多才多藝的女演員之壹。當她進入中年時,她開始轉向成熟的女性角色,並經常扮演中產階級家庭的父母。她小心翼翼地選擇劇本,以免成為典型的女演員。她說:“當妳扮演壹個受歡迎的角色時,妳會收到很多類似角色的劇本...我試圖跳出那些普通的角色,表演壹些不同的東西。”

她參與了電影《檸檬姐妹》的制作,這部電影被擱置了壹年。1991年,她和史蒂夫·馬丁合作主演了喜劇《新嶽父》。由於《好母親》的票房失敗,她幾乎不能出演《新嶽父》,因為這兩部電影都是華特·迪士尼電影公司拍攝的。《新嶽父大人》是基頓在四年低票房後的又壹次成功。

在接下來的四年裏,基頓繼續她的成功。《舊金山調查者》等媒體再次將基頓和凱瑟琳·赫本進行了對比:“在1970年代,她扮演的所有角色都有自己的影子,她緊張但不自信。現在,她像凱瑟琳·赫本壹樣,充滿了母性光輝。她是壹個偉大而聰明的女演員,不需要靠固執和急躁來爭取男女平等。"

1990年,基頓在《教父III》中再次飾演凱·亞當斯。故事發生在《教父》2,265,438+0年後,凱成了邁克爾·科利昂的分居妻子。媒體再次認為基頓在影片中的角色無足輕重。《華盛頓郵報》評論道:“雖然基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個角色中,但他在影片中除了譴責邁克爾之前的罪行之外,沒有其他角色。”1993年,基頓出演《曼哈頓謀殺之謎》,她和艾倫自1979後再度合作。這個角色原定由米婭·法羅出演,但是法羅在和艾倫分手後離開了劇組。

1995年,基頓執導了《無弦英雄》,這也是她第壹部在電影院上映的故事片。故事根據弗朗茲·利茲的回憶錄改編,講述了壹個名叫內森·瓦特的男孩的母親患有癌癥,而他的父親逐漸疏遠了他們,男孩被送到兩個性格古怪的叔叔那裏。基頓把故事的背景從小說中的紐約搬到了家鄉南加州。雖然這部電影指的是小規模發行,票房收入壹般,但影片和導演都受到評論界的好評。

這壹時期,基頓最成功的電影是《第壹夫人俱樂部》。她與戈爾迪·霍恩和貝蒂·米德勒壹起扮演了三個“第壹任妻子”:中年婦女,她們的丈夫與她們離婚,因為她們喜新厭舊。基頓宣稱這部電影的拍攝“救了她的命”。該片在北美市場的票房收入高達6543.8+005億美元,深受中年女性的喜愛。基頓和同伴們的表現也得到了肯定。《舊金山調查員》認為基頓可能是當今最佳喜劇女演員。

在《1996》中,基頓還出演了電影《馬文的房間》,她在其中扮演了壹個患白血病的女人,梅麗爾·斯特裏普扮演了她疏遠的妹妹。基頓也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雖然評論不錯,但影片沒有大範圍上映,這可能是基頓最終沒有獲得奧斯卡的原因。基頓認為演這部電影最大的困難在於理解壹個身患絕癥的人的心理狀態。

21世紀初

2000年,基頓的第壹部電影是由梅格·瑞安和莉莎·庫卓主演的《上吊》,基頓還擔任了這部電影的導演。雖然在1996的采訪中,她宣稱不再執導自己主演的電影,“作為導演,會有不同的目標。我表演的時候不去想導演的工作。”這部電影講述了壹個有趣的故事,三個姐妹和他們年邁的父親住在壹起。這部電影反響壹般,在北美票房收入3600萬美元。

2001,基頓與沃倫·比蒂再度攜手出演新片《城外》(Town & amp;國),評論和票房都不及格。電影預算9000萬美元,而北美票房只有700萬美元。《滾石》雜誌評論說:“城市內外不如訃告值得評論...這毀了包括沃倫·比蒂和黛安·基頓在內的演員的名聲。”2001和2002年,基頓參演了四部低成本的電視電影。

2003年,電影《愛是妥協》成為基頓的壹個新高峰。這部電影由南希·邁耶斯導演,男主角是傑克·尼克爾森。尼科爾森和基頓分別為66歲和57歲,他們主演了這部浪漫喜劇。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認為男主角年齡太大,不適合投資這部電影。基頓在接受《女性家庭》雜誌采訪時說;“我和傑克這樣的人,彼此愛得更深,更熱烈,因為他們經歷的太多了。他們充滿激情和希望。他們為什麽不能談戀愛?為什麽電影不能表現這個?”影片中,基頓飾演壹名中年婦女,愛上了女兒的舊男友。這部電影在北美的票房為6.5438億美元+2500萬美元。美國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寫道:“尼科爾森和基頓把他們的感情、知識和幽默帶到了他們的角色身上,這是我們從未希望在銀幕上看到的。”這部電影為基頓帶來了第四次奧斯卡提名。

2005年,基頓和莎拉·傑西卡·帕克主演了喜劇《家庭之石》。2007年,她與曼迪·摩爾主演了《因為我這麽說》。同時,基頓還以制片人的身份制作了壹系列電影和連續劇,比如福克斯廣播公司的連續劇《新巨人的復仇》(Pasadena)。她還拍攝了格斯·範·桑特(gus van sant)關於在校園岸邊拍攝的電影《大象》(Elephant)。基頓拍這部電影是因為:“我認為作為壹個成年人,我有責任了解年輕人的問題所在。"

除了電影,基頓還對攝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作為壹名收藏家,她在接受《名利場》雜誌采訪時說:“我收集了大量的圖片——電影中的接吻照片。我喜歡生動的東西。”她還舉辦了壹些自己的攝影展,並作為編輯出版了壹系列攝影書籍。基頓也是壹名房地產投資者。她在南加州買了房產,重新設計裝修後賣掉了。2003年,麥當娜以650萬美元從基頓手中買下了貝弗利山的豪宅。

2007年,基頓受到林肯中心電影協會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