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清明節的對聯是什麽?

清明節的對聯是什麽?

1、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2、?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3、?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4、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內容拓展:

1、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壹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2、作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視之為迂腐,然則體現了正道之義。介子推的行為並非忠君而是愛國,以後世儒家評價必為"忠君之典範",而成為中國儒家傳統觀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淵源,這實在是對介子推之毀譽啊!以後人的價值觀將其行為定義為迂腐愚昧是錯誤的,即使在今天忠於國家也是應當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祿的行為也是知識分子獨立精神的體現,正因為如此,黃庭堅贊嘆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壹丘"(宋·黃庭堅《清明》)。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無數仁人誌士,英雄豪傑,構成中華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奸偽欺罔、人世謬舉的憤懣,他"割股食君"實乃"食國",正是中華民族正道愛國傳統美德的體現;在介子推身上蘊涵著對祖國的深沈赤誠的愛戀之情。晉獻公嬖驪姬,殺申生,昏於家,亂於國,而重耳則成為振興晉國的希望。介子推的行為是他篤信愛晉國須愛重耳的自然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