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勵誌的美文: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有個兄弟,壹直很懶, 畢業 後換了不知道多少份工作,由於沒有什麽技能,只能跑業務。
昨天,他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他不想再這樣下去了,現在已經辭職,準備踏踏實實地學壹門本事,?重新做人?。
我大驚,妳個賤人受什麽刺激了?
他說,他覺得自己三十歲了,還混得這麽糟糕,心裏很難受,於是想給以前的兄弟挨個打電話,告訴大家,自己想改變了。
當他聯系到壹個高中同學的時候,在qq上問人家現在電話多少,對方回過來壹句:妳是要推銷什麽還是要借錢?
看到這句話,他沒有再聊下去,欲哭無淚,憋了很久,然後想起了我,覺得我是個不會放棄兄弟的人。
這兄弟跟我說,這些年他壹直害怕改變,覺得要是改變以後失敗了怎麽辦,於是就混到了三十歲。
聽完這句話,我立馬破口大罵,妳他媽的哪是害怕改變,害怕失敗,根本就是懶!妳就是壹屌絲,失敗了大不了做回屌絲,妳能失去啥?
他沈默了壹會兒,開始狂笑,笑聲止了以後,跟我來壹句,還是妳最好啊,每次都跟我說真話,而且壹針見血,看來我這電話打對了。
是是是是是,我說的就是真話,他這麽多年壹直很懶,頻繁換地方換工作,沒有核心競爭力,更談不上有什麽積蓄了,再這樣下去,找老婆都是問題。
通話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問他,妳知道摩西奶奶嗎?就是那個七十多歲開始繪畫,然後變得特別牛逼的美國人,據說大名鼎鼎的渡邊淳壹曾受她鼓舞,棄醫從文。
他說,我知道啊,這人很厲害。
我用略帶低沈的聲音對他說,是啊,我想送妳壹句話,這句話就是她的書名--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掛完電話以後,我想起了我自己,有人經常問我,妳壹個學法律的為什麽會去教英語?文字功底不行的情況下,快三十的人了,為何又開始寫作啦?
其實,人生哪裏有什麽壹定要怎麽樣,或者壹定不怎麽樣的,除了每個人都會死這壹事實之外,誰都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變成什麽樣。
我們只能是在當時那個階段做出自己認為對的決定,然後采取行動。
我想去教英語的時候,我就認真學,認真教,自己肯定會得到很多鍛煉。
我想練演講的時候,我就堅持練,堅持向高人請教,我的講話能力肯定會得到提升。
雖然文筆不好,文章沒有文采,但又怎麽樣?我正盡力地表達我想表達的,只要我堅持寫下去,遲早有壹天,我會突破,就算不能文采斐然,那也比現在好。
做了,能改變壹點是壹點,不去做,永遠不可能怎麽樣。
最近收到壹些留言,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我今年要怎麽樣,要成為什麽,但是我現在各種不行,請問我該怎麽辦?
講真,我得跟這些讀者大人說聲對不起,看到妳們這樣的留言,我內心是痛苦的。
妳能怎麽辦啊?妳能做的,無非就是先把眼前的生存問題解決好,然後利用妳發呆看手機玩遊戲的時間提升自己啊!
我不是說妳的想法不切實際,每壹個為實現自己理想而奮鬥的人,都值得去理解,去尊重。
但是,妳做了嗎?
也許妳跟我說之前,已經想了大半年了,已經跟很多人說過妳的想法了。
但是,妳做了嗎?
想法誰都有,大話誰都會說,但能堅持行動的有幾個?
別去問怎麽辦了,沒人能給妳正確答案,其實妳知道自己該做什麽,妳只是遲遲不去做罷了。
結束語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但是,妳總得開始啊!
比較勵誌的美文:哪有什麽天生幸運
這幾天,好些朋友來和我交流寫文章的 經驗 。我從兩個月前開始在網上寫文,第二篇文章就有幸上了微博熱搜,轉發破十萬,後來陸陸續續寫過壹些轉發很廣的文章,前幾天壹篇文章僅在壹個公眾號上就已經點擊破百萬。我算蠻幸運的。於是不少人來問我,有什麽心得嗎?
我真的說不出什麽來。講來講去,也就是?內容為王?和?很幸運?這兩句話了。
其實,還有未曾說過的。比如,別人看到我是寫了短短兩個月,就攢到了兩萬關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寫了豈止兩個月。我收到第壹本樣刊在2006年。到現在,滿打滿算快十年了。這些年裏,我收過的樣刊摞滿了書架。今年過年回家,我試圖把新的樣刊放進去,發現已經塞不下了。
可是,就像我會把樣刊封存在角落裏的書架壹樣,我壹直諱談自己是個寫作者。如果有親戚朋友問起,我都只推說自己是寫了玩玩的。其實我寫得很認真,卻不願提及這份認真。因為我害怕,怕被問起筆名,對方得知後茫然地搖搖頭,說沒聽說過。十年之間,我陸陸續續換了幾個筆名,躲在無人知曉的壹隅,寫著無人問津的文字。
得知我在寫文的朋友們,最經常問的是:?妳出過書嗎?抱歉,沒有。我想寫長篇,編輯A對我說:?妳沒有名氣,所以妳如果想寫,我們只能讓妳替有名氣的作者代筆。?我拒絕了。
後來在壹家雜誌連續發表了壹些文章,編輯B跟我約長篇。我每天想梗想到淩晨,幾易其稿,好不容易折騰出詳盡的人物設計和大綱給她,她卻再也沒跟我提過。這件事就此被擱置了。
我想出壹本自己的短篇小說合集,把十幾篇文章發給編輯C,C對我說:?妳粉絲不夠多,我們要慎重考慮。?壹考慮,就是大半年毫無音信。過了很久後我再問她,這才得知,她壹直晾著我的稿子,還沒有送審。
有壹個因為寫作而認識的朋友,走紅了。有壹天,我突然想起,之前每天都在朋友圈發自拍的他,似乎銷聲匿跡了。我好奇地點進他的頭像,發現裏面什麽消息都沒有,只有壹條淺灰色的橫線,休止符壹樣。我這才知道,原來他已經屏蔽了我,或者刪除了好友。
遭到冷遇的經歷,三言兩語難以言盡。可是說真的,即使時時碰壁,我也從沒有想過要停筆。
其實,我是壹個挺務實的人,甚至有點功利。但是對文字,我卻秉著超乎尋常的耐心。我不敢說?十年如壹日?,但過去的這些年裏,哪怕我知道可能再怎麽寫都擺脫不了小透明的命運,哪怕我知道自己可以拿寫文的時間去做性價比更高的事情,我也從來沒想過要放棄。
印象最深刻的高中時代,我租住在學校附近,學業壓力繁重,自然沒有人支持我寫東西,於是我就偷偷地寫。那時候我還沒有 筆記本 電腦,便跟閨蜜借電腦,頂著冬日刺骨的寒風,騎車去附近大學的自習室,壹個人壹寫就是壹整天。聽著鍵盤被敲擊時發出的微弱響聲,我會有壹種莫名的滿足感。
我隨時隨地將生活中的 故事 記錄下來,即使最後大部分沒能成為素材,現在看著那些生活記錄,會有壹種?噢!我原來還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的奇妙感慨。
寂寂無聞的漫長歲月裏,我靠著壹份愚鈍的熱愛,壹直堅持到現在。如果說兩個月攢到兩萬關註是幸運的,那如果把戰線拉長到十年,或許就沒多少人會羨慕我了吧。
去年在臺灣,我遇到壹個身障者。他在人煙稀少的山上開了壹家餐飲店,從當初的無人問津,做到如今風生水起,很多文人雅士慕名來訪。記者的長槍短炮架在他的面前,問他是如何做出這個傳奇品牌的。他說了這樣壹句話:做就對了,做久了就對了。
人人羨慕他的幸運,才開餐廳沒幾年就備受關註。誰曾知曉,起步階段,所有事情都要他壹個行動不便的身障者親力親為,甚至連抽水馬桶都要親自打掃。他特地用手機拍下被自己打掃得光潔如新的坐便器,投影到屏幕上,在分享會時,樂呵呵地說:?辛苦,但心不苦!?我竟然聽得鼻子泛酸。
還遇到壹個即將退休的導演,他說的兩句話,讓我印象極深。他說:?喜歡什麽,就把它玩下去,玩壹輩子,就對了。?他還說:?要有耐心,恒心。?每當想起這話時,我心中總是湧起壹陣感動。他的話,對每壹個追夢的人來說,是慰藉,亦是鼓舞。
我的雲盤裏,有個文件夾,叫?英雄夢想?。裏面存放著我曾經寫過的所有文字,有被錄用的,有被拒稿的,林林總總,許許多多。
杜拉斯有這樣壹句話?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壹蔬壹飯。它是壹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我把文字當做我疲憊生活裏的英雄夢想。它曾經是藏在書櫃裏、無人看見的小小夢想,如今是被小小的壹撮人訂閱著的小小夢想。即使只是這樣小小的成績,我也深感自己非常幸運。因為這世上壹定還有很多比我還努力的人,獲得的關註卻寥寥無幾。
我有壹個好朋友,十九歲就出第壹本書,可以說是幸運兒。可是鮮有人知,她是在實習上下班的地鐵上,寫完了壹本書。
我有壹個喜歡的作者,幾年前,她的主職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師,工作忙碌,但她壹直堅持寫作,甚至有時候地鐵上擠得連座位都沒有,她就站著拿著電腦打字。
這樣的人,受到命運的青睞,也在意料之中。
我看過壹個朋友的采訪,當時他在的團隊拿了壹個全國性比賽的金獎,采訪者問他們為什麽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他們歸結於?幸運?。於是,采訪者寫下了這樣壹段話?幸運,從來都是強者的謙辭。每個幸運者的背後,都有著與幸運無關的故事。
我非常欽佩那些靠努力付出得來成績,卻願意歸功於走運的人。他們很少在朋友圈發壹些自憐求安慰的內容,心無怨尤,往往默默地把事給做了,卻從不居功自傲。他們沒有人定勝天的驕橫,對生活永遠抱著壹種感激的、謙卑的心情。就算有天生幸運,也只有這樣的人,當得起此等幸運吧。
有句話說,妳只有足夠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而我想說,妳只有足夠努力,才有機會擁有好運氣。
比較勵誌的美文:妳只是在用勤奮掩飾妳的懶惰
大概因為畢業的學校還不錯,又幹著實際上苦逼但外人看來高大上的創業,網絡上和現實中經常有人向我取經。
小A是我的鄰居,剛畢業兩年,在壹家互聯網公司工作,最近有件事讓他憤憤不平:公司有位和他同期 入職 的同事剛剛升職了,但在小A看來不管從哪方面看升職的都應該是他。
?我每天都是第壹個到公司的,幾乎都是最後壹個離開的,而他每天都是掐著點來,掐著點離開。論勤奮程度,我甩他幾條街。論個人能力,我也絕對不比他差。為什麽老板就是看不到這壹點,反而提拔他了呢?
小A是個性格很不錯的小夥子,能讓他都感到如此氣憤,顯然在他心中覺得那位同事跟自己是有比較大差距的。
無獨有偶,有個親戚嬸嬸最近也特別煩惱。她家小孩眼看就要上高三,面臨高考了。孩子學習特別刻苦,幾乎每天都要學到十壹二點鐘,但成績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來成績不如他,也遠不如他勤奮的同學都紛紛反超。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挺多這樣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別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爺也沒看到,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
身邊人的求助讓我開始思考這個奇怪的現象,最後還真找到了原因。這裏並不想探討?勤奮?與?結果?之間的哲學關系,而是讓我思考,到底怎樣的?勤奮?才算是真正的勤奮。
我發現的情況是:大部分人的勤奮往往流於形式,並且容易自我陶醉於?我在進步?的假象當中,反而疏忽了去做那些真正有助於自我提升的事情。
說得更不好聽壹點,這些人其實是在用勤奮掩飾自己的懶惰。
妳是個加班狗,每天7點半就到公司,吭哧吭哧幹到下午6點下班。出去吃個盒飯,回到公司接著拼命到晚上十壹點才回家。
這樣很辛苦,但不叫勤奮。
妳每天早起晨跑、讀書、冥想。妳每天都過得很充實,俯視周圍蕓蕓眾生,覺得唯有自己卓爾不群,優秀得耀眼。
妳是個有追求的孩子,但這也不叫勤奮。
大部分人對勤奮的理解,都膚淺地停留在這種表面的儀式感上面,而忽視了勤奮的本質意義。更可怕的是壹旦妳習慣了這樣的過程,便很容易從中得到滿足,最後當發現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的時候開始怨天尤人,覺得天道不公。
什麽是對勤奮膚淺的認識呢?
重復性的做壹件事情,卻缺乏思考。
長時間的做壹件事情,卻缺乏思考。
以上兩種便是最為常見的勤奮誤區,也是大部分勤奮卻平庸者陷入發展困境的本質原因。
重復且長時間的做事情其實並不難,只要條件具備,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難的其實是思考。
工作大概3年的時候,因為應酬工作太多,我體重劇增。大學畢業那會兒差不多是110多斤,可巔峰時期差不多到了150斤。
我決定減肥,采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7點鐘起來去跑步。
自己意誌力還算是不錯的,啟動減肥計劃後的壹個月,每天都準時去跑步,每次3到5公裏,但減肥效果並不理想。客觀地說,收效甚微。
去請教壹位運動和減肥方面特別專業的朋友,他了解完我的具體狀況後說,妳這樣跑步身體素質是會提升的,但減肥是沒戲的, 方法 完全就錯了。
後來他給了我壹堆資料,硬著頭皮全部看完,我這個門外漢才開始了解什麽是無氧運動,什麽是有氧運動。什麽是正確的跑步方式,該給自己配置什麽樣的裝備。我開始學會計算自己的攝入熱量,知道大部分食物的卡路裏。
後面的壹個月狀況完全不壹樣了,體重開始有規律的下降,而且跑起來更加輕松,完全不像原來感覺就像是在服苦役壹樣。
但在外人看來,這兩段時期我的?勤奮?程度其實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結果是天壤之別。壹般來說,後面好的結果會被解釋為?這是堅持的力量?。
只有我自己明白,這是思考的力量。
有益的思考+堅持做事情,這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勤奮。
勤奮不是為了努力,是為了偷懶!
怎樣的偷懶?就是更快的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讓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創業的第二年,我開掉了公司壹位挺?努力?的員工。有些同事,甚至是我愛人都不是很理解。勤奮的員工不是所有老板都喜歡的嗎,我為什麽沒有耐心再給他多些時間,而是采取如此決絕的手段?
原因很簡單:這名員工已經中了很深的?勤奮病?,盡管和他有過多次溝通,但仍然沒法改變,最後只好痛下殺手了。
他每天7點多壹些就到公司了,大部分員工下午6點下班,但他每次都差不多8,9點才會離開。但問題是,他所在崗位的工作量根本沒這麽大,為什麽需要這麽多時間用在工作上呢?我便開始觀察他。
首先我發現的壹個狀況是:因為每天起的太早(他家到公司差不多要1個小時的車程),所以上午的工作效率是極低的。差不多到10點鐘開始,就會頻頻打呵欠,直到午休後才會有所改觀。
所以大部分的工作,他其實都是在下午的時間完成的。如此倉促,完成的質量自然壹般。有時候實在弄不完,還會弄到更晚,這也是為什麽他必須比別人遲下班的其中壹個原因。
有的時候按時完成了工作,下班後他留在辦公室,其實也並沒有拿這段時間來學習提升,或者 總結 工作。他幹的最多的,還是提前去做明天的工作。有幾次他下班後甚至開始打掃辦公室,幹阿姨做的事情。
很多次和他交流的時候,我都有意無意提醒他每天不用那麽早來上班,同時每天能幹好當天的活就可以了,與其加班去做更多的活,還不如多學點專業方面的知識,提高下自己的水平。
可惜的是提醒沒啥效果,最後的結果是:他每天工作時間是最長的,但專業水準提升在同期員工中卻是最慢的。後面加薪、職位提升如果不照顧他的話,肯定會心理失衡,影響公司整個氛圍,沒辦法只好勸退。
這個員工最大的問題就是:沈迷於無效的勤奮,而忽略的勤奮的目的本身。
看完壹本書很容易,看懂壹本書很難。
看懂壹本書,還能把書裏的知識、方法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更難!
看書不是目的,學以致用,重點是後面的致用。
所以每天都看書,壹個月看多少本書,其實都不是勤奮。
勤奮之前,要想清楚妳的目的是什麽。如果妳的目的就是看書本身,當然也是沒問題的。
但妳就別抱怨別人看書比妳少,掌握的知識卻比妳多。
問題在於:大多數人流於表面的勤奮,偏偏要求真正勤奮才能得到的東西。
堅持做事情很重要,但做事情的同時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再次強調:勤奮的目的不是勤奮,是偷懶,是為了把原來需要1個小時才能做完的事情半個小時做完,是為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而不是把最簡單的?重復性?工作持續下去。
我跟小A說,如果妳老板不是傻子,妳那同事不是關系戶,那麽他這樣做肯定有妳不知道的原因。
根據對小A的了解,以及他對那同事的描述,其實我大體知道原因是什麽。
就算小A是在我的企業工作,我的選擇可能都會差不多:我會更樂意給小A這樣的員工加薪,而讓他同事那種類型的人做管理崗位。
小A的長處是善於鉆研專業,研究細節。這樣的人是專家型人才,可以很好地把本職工作做好。但他的弱勢在於大局觀和?方向感?較差,同時人際關系處理上屬於壹般。
他那位同事雖然看起來?沒那麽勤奮?,但對業務方向的發展卻相當敏銳,同時也具有人際關系管理的潛質。
小A有努力,也有思考,只是他勤奮的方向不同,最終得到的東西也不同。不出意外的話,老板應該很快會給他漲薪。
而嬸嬸的小孩就屬於典型的?懶惰式勤奮?,將勤奮膚淺的理解為?每晚學習到幾點?,將刷題庫作為唯壹的學習手段,做錯的題不思考,做對的題不總結,成績無法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反思 我們,有時候難道不是同樣陶醉於這樣的勤奮?
如果真的想要進步,請別再用勤奮掩飾自己的懶惰,真正開動起來吧!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比較勵誌的美文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