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識得東風面下壹句: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著作。詩意是說在壹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壹時間都換了新顏。無論什麽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風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色。
這首詩表面上是寫遊春觀感,其實是壹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壹、原文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二、譯文
風和日麗之時在泗水的河邊踏青,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壹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地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三、創作背景
這首詩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是作者春天郊遊時所寫的遊春觀感。而根據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這首詩創作之時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占,泗水遊春不是實事,而是壹種虛擬。
作者也從未到過泗水之地,而此詩卻寫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潛心理學,心儀孔聖,向往於當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講誦,傳道授業的勝事,於是托意於神遊尋芳。因此此詩其實是借泗水這個孔門聖地來說理的。
等閑識得東風面什麽意思
意思: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出自:宋朱熹《春日》
原詩: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釋義: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壹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聚之日,此指晴日。尋芳:遊春,踏青。輕易,尋常,隨便。東風面:借指春天。東風,春風。
擴展資料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點明天時;“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點明主題。次句“無邊光景壹時新”,描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無邊光景”逆承首句“勝日尋芳”,說尋芳的結果。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
後兩句用形象的語言,具體描繪了光景之新,抒寫了尋芳所得。“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
“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壹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哲理詩而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在宋朝,學術上造詣最深、影響最大的是朱熹。他總結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學思想,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其功績為後世所稱道,其思想被尊奉為官學,而其本身則與孔子聖人並提,稱為“朱子“。
朱熹主張理依氣而生物,並從氣展開了壹分為二、動靜不息的生物運動,這便是壹氣分做二氣,動的是陽,靜的是陰,又分做五行,散為萬物。壹分為二是從氣分化為物過程中的重要運動形態。朱熹認為由對立統壹,而使事物變化無窮。
在人性問題上,朱熹直接繼承了張載和二程的思想。張載把人性分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兩種,認為人性的善惡是稟氣不同所造成的。
小樓壹夜聽春雨下壹句
1、“小樓壹夜聽春雨”的下壹句是:深巷明朝賣杏花。出自《臨安春雨初霽》,是南宋詩人陸遊晚年時期所作的七言律詩。全詩為: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2、公元1186年春天,作者奉詔入京,接受嚴州知州的職務,赴任之前,先到臨安去覲見皇帝,住在西湖邊上的客棧裏聽候召見,在百無聊賴中,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意思
這句詩句的意思是妳可見黃河水從天上流下來。
出處:唐代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譯文:妳可見黃河水從天上流下來,波濤滾滾直奔向東海不回還。妳可見高堂明鏡中蒼蒼白發,早上滿頭青絲晚上就如白雪。
擴展資料
《將進酒》賞析:
《將進酒》為李白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非常深沈,藝術表現非常成熟,在同題作品中影響最大。詩人豪飲高歌,借酒消愁,抒發了憂憤深廣的人生感慨。
詩篇開頭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氣勢豪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此時在潁陽山,距離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所以借黃河來起興。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沈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
等閑識得東風面下壹句東風名言
春日中飽含哲理的名句“是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
作者: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壹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註釋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遊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景物。
7、等閑:隨意。“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賞析
此詩表面上看似壹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際上是壹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全詩寓理趣於形象之中,構思運筆堪稱奇妙。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點明天時;“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點明主題。壹句中分三層敘說,特別是以“泗水濱”結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尋”字不僅寫出作者逸興,也給詩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無邊光景壹時新”,描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無邊光景”逆承首句“勝日尋芳”,說尋芳的結果。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壹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壹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壹新的欣喜感覺。這裏不做細碎描寫,不在壹草壹木壹石上做剪貼,而是從極廣大的空間落筆。
後兩句用形象的語言,具體描繪了光景之新,抒寫了尋芳所得。“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意謂勝日尋芳,本不期望有無邊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鮮感受,不禁歡欣雀躍。“東風面”,把春氣、春景形象化了,擬人化了,把“識”字落到實處。
末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麽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近承“東風面”,遠承“無邊光景”,對偶修辭,意象色彩強烈。詩以“總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無邊光景”所示空間極其廣大,就透露了詩人膜求聖道的本意。“東風”暗喻教化,“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壹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哲理詩而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