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山蒼
韓愈〔唐代〕
條山蒼,河水黃。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岡。
譯文
蒼翠的中條山啊,浪濤滾滾的黃河水。妳的浪濤洶湧澎湃,壹瀉千裏,流向遠方;蒼松翠柏,郁郁蔥蔥,挺立在山岡上。
韓愈19歲(虛)時寫的《條山蒼》。元786年,韓愈登上山西中條山,看著山下黃河水滔滔,信手拈來這首詩。這是韓愈最牛的壹首詩,全詩只有短短16個字,至今詩體都無法定義,但卻寫得大氣磅礴,備受名家推崇。
賞析:
該小詩僅短短十六個字,卻色彩斑斕,對比強烈,既有繪畫般效果,又有山水動靜之韻味,在以追求險怪為主的韓愈詩中可謂別具壹格。
詩開頭“條山蒼”三個字。寫出了中條山的蒼翠之色,而僅以壹個“蒼”加以概括,也足見山勢之大,渾然壹色。同時,詩人寫山,以河為比照和襯托,黃河流經中條山下,滔滔漭漭,濁浪排空,壹片混黃之色,與蒼翠之山色形成鮮明對比。
詩寫景狀物,寄意深遠。高山、大河為眼前實景,“蒼”與“黃”,以強烈的顏色對比,強調視覺的差異,達到山水分明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