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100字描述或贊美竹子的優美散文。

100字描述或贊美竹子的優美散文。

竹子是森林資源之壹。世界上有竹類植物70余屬1200余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寒帶。竹子是常綠淺根植物(少數竹種旱季落葉),對水熱條件要求高,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熱液分布支配著竹子的地理分布。東南亞位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風交匯影響,雨量充沛,熱量穩定。這裏是竹子生長的理想生態環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子常與其他樹種形成混交林,且在主林層之下,過去很少有人關註。上層森林被砍伐後,竹子會迅速恢復成次生竹林,具有生長快、繁殖力強的特點。竹子的用途不斷擴大,經濟價值很高。人們種植竹子造林,形成人工林。次生竹林和人工竹林以其強大的地下莖四處蔓延。因此,近幾十年來,地球表面的森林面積逐年減少(據統計,自1988以來,熱帶森林平均每年消失2425萬hm2,竹林面積日益擴大)。目前,世界竹林面積約為2200萬hm2。世界竹子的地理分布可分為三個竹區,即亞太竹區、美洲竹區和非洲竹區,也有學者列出“歐洲和北美引種區”。

(A)亞太竹子區域

亞太竹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區。南至南緯42°的新西蘭,北至北緯51°的庫頁島中部,東至太平洋諸島,西至西南印度洋。

這個地區大約有50屬900種竹子。既有叢生竹,也有散生竹,前者約占3/5,後者約占2/5,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有100種。

主要產竹國有中國、印度、緬甸、泰國、孟加拉國、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斯裏蘭卡等。

1.印度

印度有竹子19屬136種,竹林面積約209.7萬hm2。主要是叢生竹種,只有壹些散生竹種分布在北部山區。竹林可分為四種類型。

(1)純竹林:125叢/hm2以上,平均產量2.52t/hm2。

(2)竹木混交林:50 ~ 125叢/hm2;產量為1.85噸/hm2。

(3)疏竹林:25 ~ 50叢/hm2,平均產量0.17t/hm2。

(4)零星竹林:少於25叢/hm2,L竹叢中約有5-30株。

2.緬甸(東南亞國家)

竹種90余種,竹林面積21.7萬hm2,普遍粗放經營。預計每年可提供竹子654.38+0.5萬噸。

3.泰國

竹子有13屬,60余種。竹林面積約81萬hm2。1981 ~ 1984年,泰國平均每年生產5200萬根竹稈(不包括農村竹子)。泰國有兩家竹膠合板工廠,分別位於北碧府和楠榜省。年產量20000。1936年建立北碧府造紙廠和22家筍加工廠,1984年筍產量37975t。

4.孟加拉國

竹子有30多種,面積60萬hm2。其中純竹林65438+萬hm2,環抱竹林65438+萬hm2,竹木混交林40萬hm2。

主要竹種有:梨竹、背心竹、龍頭竹、竹、巨竹、尖藥竹、長穗竹等。中國有兩家竹造紙廠。

5.柬埔寨

竹林有28.7萬公頃,管理粗放。竹子主要用作農村建築、農具和手工藝品。

6.越南

越南竹林面積為654.38+0萬hm2,占全國森林面積的3.6% ~ 4%。竹子用於農村建築、農具和手工藝品。

7.日本

竹子有13屬230種(已報道662種)。中國竹林面積為14.13hm2。中國97%的竹林都是私有的,集約經營。竹子年產量20-30萬噸,竹筍65438+50萬噸..

日本竹林經營的目的在20世紀50年代由“用材竹林”轉變為“筍用竹林”,在20世紀70年代由“筍用竹林”轉變為“觀光竹林”。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日本竹林面積日益減少,竹子產量逐年減少。但是日本人喜歡竹子和竹制品的傳統習慣並沒有減少。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竹子和竹制品被進口到國外。

8.馬來西亞

在馬來半島,竹林占地20650hm2。竹子年產量為21000噸。竹子主要用作農村房屋和農具。

9.菲律賓

1979年,中國林業局公布竹林面積7924hm2。如果加上天然混交林的面積,實際竹林面積為15萬hm2。

竹子有11屬55種。竹子被用作鄉村建設和手工藝品,每年都有壹些竹制品出口。

(2)美國的竹區

在南緯47о的阿根廷南部和北緯40о的美國東部,共有18屬270余種* *種。

在美國竹類中,剛竹屬為散生型,其余17屬均為叢生型。

在北美,除了大葉剛竹及其兩個亞種外,沒有本土竹種。

在拉丁美洲,北回歸線之間的墨西哥、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巴西的亞馬遜流是竹子分布的中心,竹子種類豐富,從南方到阿根廷逐漸減少。

在南北美洲,竹子主要分布在東部。

竹子的垂直分布範圍從海拔幾米到海拔3000米(智利)。

20世紀以來,南北美洲也從亞洲引進了大量的竹種。

根據11985 ~ 1986年對巴西竹子的調查,主要竹類植物有:arundiria 17種、merotstachus 16種、Guadua 17種、chusqu 22種、Bambusa 77種。據野村高哉估計,亞馬遜河流域有3.4億公頃森林,其中竹子約占3%,即有1020萬公頃竹林。

(3)非洲的竹區

該地區竹子分布較少,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緯22度,北至蘇丹東部,北緯16度。

在這個範圍內,從非洲西海岸的塞內加爾南部、幾內亞、利比裏亞、象牙海岸南部、加納南部、尼日利亞、Zznja、喀麥隆、盧旺達、布隆迪、加蓬、剛果、紮伊爾、烏幹達、肯尼亞、坦桑尼亞、馬拉維、莫桑比克,到東海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形成了壹個從西北到東南橫跨非洲雨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的斜帶,是非洲竹子的分布中心。

北非的尼羅河上遊河谷、蘇丹和埃塞俄比亞的溫帶山地森林地區都有成片的竹林。然而,非洲大陸的竹類植物區系非常貧乏。據記載,農村有幾類竹種,如棘豆、Arundhoriaalpha等,僅引種了十幾種,分屬山竹、竹、剛竹,形成大面積的天然純林,或與其他樹種成為混交林下層。例如,肯尼亞山區有1.3萬公頃的毛竹,埃塞俄比亞有1.1萬公頃的雲南毛竹。

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島,雨量充沛,氣候溫暖,竹子種類比非洲大陸豐富。

(4)歐洲和北美的引進地區

竹子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壹些國家。歐洲沒有天然的竹種,只有少數原產於北美的竹種。在過去的壹個世紀裏,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和荷蘭等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和加拿大從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壹些產竹國引進了大量的竹種。例如,美國從中國引進了35種剛竹。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竹林仍處於荒蕪狀態,砍伐嚴重,管理水平低,產量低。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壹些熱帶和亞熱帶國家非常重視發展竹子生產。其中,中國和日本歷史悠久,管理水平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