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某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麽作用,答題角度

某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麽作用,答題角度

壹、首段的作用

如果開篇即點題,那麽,首段的作用往往是總括全文,點明題旨,或者表達與主旨相關的某種感情。如2001年高考卷選文《門》的首段:“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在壹扇扇門內,隱藏著何等樣的奧秘!”

如果開篇沒有點題,那麽,首段的作用就是開啟或引出下文。如徐誌摩的散文名篇《藏根草》的首段:“好壹座頗有古堡風度的萬佛閣,被人遺忘在大殿的背後,斷了香火,受了冷落。”

如果首段連續發問,那麽,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省的作用。如《峭壁上的樹》的首段:“是為了擺脫那饑寒交迫的日子,妳才無可奈何的跳下懸崖?是為了避免那場被俘的恥辱,於彈盡糧絕之後妳才義無返顧的投落這峭壁?”如果開篇即連續感嘆,那麽,首段還兼有強烈的抒情作用。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僅總括全文,開篇點題,而且表達了作者的驚喜之情和對野菊花的贊美之情。

根據上述思路來解答2004年全國卷Ⅱ的第18題,答案也就迎刃而解。既然《老家》表現了孫犁先生既思念家鄉卻又不想回鄉的矛盾心情,並在開篇就引用詩句:“夢中每迷還鄉路,愈知晚途念桑梓。”那麽,文章第壹段詳細描寫了各式各樣有關回家的夢境,其作用當然就是“為了更好地表現作者對故鄉難以割斷的感情”,“使文章更形象生動,更真實可信”,因為“這種思鄉之情縈繞在意識的深處,自然會形成不斷的夢境”。

二、末段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壹般是總結全文,點明題旨,深化中心,呼應開頭,或兼而有之。如2004年北京卷《普希金之畫》的末段:“我忽然想起俄羅斯作家協會主席尼古拉耶維奇說過的壹句話:‘上帝給妳壹種才能,壹定還會給妳所有的才能。’這是俄羅斯諺語,很耐人尋味。我想,才能應包括人的靈性與悟性。人對各種藝術是有通感的,從通感到‘通才’並不是壹件難以理解的事。”這壹段正是作者對全文的總結以及對題旨的點化。

有時候,試題只針對最後壹句發問,這壹句偏偏又很含蓄,壹眼看不透,即學生說的“看不懂”。那麽,“看不懂”正是寫這壹句的作用。當然,我們不能直截了當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換壹種委婉的說法。例如,“作用(或好處)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發人深省”。此外,既然這壹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題人相中,那麽,根據“卒章顯其誌”的傳統技法,說明它可能與揭示主旨有關,只不過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點明題旨,而是暗示主題。除了上述兩點,最後壹句往往還具有強化作者感情的作用。如2004年浙江卷第20題“簡析篇末‘就會跪下來……’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及其表達上的作用”,根據上述概括,其答案“使文章在表達上顯得委婉含蓄,發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題,強化了作者的感情”應當在意料之中。

三、中間段的作用

中間段如果比較短,那麽,它在結構上的作用壹般是過渡,在表達上的作用壹般是襯托。在較短的中間段中,如果描寫的物象(即散文寫作的對象)並非選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與選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壹致,其表達作用就是正面襯托(或烘托、鋪墊)。如2001年上海試卷第三題的甲段,描述的主要對象是“大江流日夜”的氣勢及意味,而在描述之前,先在第3段中贊美大海的寬廣與洶湧,那麽,面對第13題“從寫作角度看,甲段寫海的作用是什麽”的提問,其作用恰如參考答案所說:烘托“大江流日夜”的氣勢及意味。如果中間段描述的次要物象與選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壹致,其表達作用就是反襯。如2004年全國卷Ⅳ《痛哭和珍》第19題:“作者在痛哭和珍時,也寫到自己。她是怎樣寫自己的?這樣寫有什麽作用?” 其作用肯定就是反襯。再聯系選文中 “燭光照著妳的遺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擡起頭來”,“自這大屠殺閉幕後,我早已丟失了,嚇跑了,自己終於不知道究竟去了哪裏”等描寫作者自己的語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和珍的偉大,以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和珍的英勇無畏。”

中間段如果比較長,而且描寫的是選文的主要物象,那麽,它在內容上的作用壹般是擴展思路,豐富內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或照應前文。如2003年全國卷《鄉土情結》第3題:“本文第四段寫了壹代又壹代炎黃子孫浮海遠遊的潮流,並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妳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根據題目,先找到第四段,發現它是選文中最長的壹段,當屬較長的中間段,而且敘寫的正是選文的主要物象——鄉土情結,所以,它的作用和好處應當是在“擴展思路,豐富內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或照應前文”的基礎上再結合選文內容具體發揮。那麽看看答案,果然如此:①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並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②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應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

四、第二人稱的作用

第二人稱壹般都兼有擬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語言生動;而在表情達意方面,運用第二人稱往往便於直抒胸臆,或直接對話。如2000年卷第22題第(1)小題“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長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麽?”的參考答案即為:“將長城擬人化:①便於與長城對話,②便於抒發感情。”又如2006年遼寧卷第20題“文章對牡丹等花木的稱呼大多用第三人稱,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卻有兩處用了第二人稱,這樣寫有何作用?請賞析”的參考答案即為:改用第二人稱,將批判對象擬人化,形成壹種面對面的質問之勢,使作者的態度更為鮮明,便於直接抒發作者對那些名貴花木強烈的厭惡之情。

五、寫人敘事類散文寫景的作用

寫人敘事類散文壹般不寫景物,如果整局甚至整段的描寫景物,那麽,景物往往構成環境或背景,所以寫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環境,提供背景,或營造某種氣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襯人,它又可細分為兩類:

1、正襯:即以景物之優美襯托人物心靈之美好,或以景物之淒涼襯托人物命運之悲慘。如2004年重慶卷選文《山巒》第6段開頭有壹句景物描寫:“那壹年的冬天,日照極短,樞密院廣場的落日慘紅,如同壹環火漆,永不啟封地封存了輕盈的過去。”其作用正好是用“落日的慘紅”襯托十二月黨人的妻子苦難而悲慘的命運。而《那壹束伴地蓮》在寫母親背著孩子尋找伴地蓮的過程中,突出描寫了明月和積雪,其作用之壹就是“用明月積雪的明亮潔白襯托母愛的純潔無瑕”。

2、反襯: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氣氛之歡快來反襯人物悲慘的命運或人物淒涼的境遇。如《那壹束伴地蓮》的明月積雪,固然因其明亮潔白而堪稱美景,但在數九寒冬的深夜,它又何嘗不是突出了環境的艱苦呢?因此,其作用之二就是表現母愛的偉大,而這正是景物勾勒環境與反襯作用的綜合。

六、修辭的作用

修辭種類雖多,但用來設題的往往是比喻、擬人、對比、排比與反復。比喻使語言形象具體,通俗易懂;擬人使語言生動活潑,同時還便於直抒胸臆;排比可以增強語勢,同時還便於語義的層層遞進或語境的步步擴大;反復可以突出語義或強調情感。只要掌握了上述修辭的基本作用,準確答題應當不成問題。如果答題要求中沒有字數限制,那麽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發揮壹句,其保險系數就更大了。參照以上簡析,再對照2004年全國卷Ⅲ第19題“文章最後壹段關於喝酒的描述和議論,運用了什麽手法?這樣寫有什麽好處”,便可知它正是考查比喻的作用,其答案“通俗易懂,極富諷刺意味,起到生動形象的批評作用”也就在情理之中,而並未超出修辭基本作用的範圍。至於“極富諷刺意味”,雖然並非比喻的固有作用,但是,結合選文《快樂的死亡》的主旨,這壹句正好屬於“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發揮”之範疇。

在各種修辭中,以比喻設題的頻率是最高的。誠然,壹般比喻句的作用是使語言形象具體,但是,如果是以題目作喻體,而這個喻體又蘊涵豐富的象征意義,且比喻句後面還有比較深刻的議論句,那麽,這種比喻的作用至少有三點。其壹,呼應題目;其二,揭示喻體的象征意義;其三,表達作者與之相關的感情。如2004年重慶卷選文《山巒》第20題:“本文在描述十二月黨人的年輕妻子義無反顧地選擇追隨丈夫,承受悲慘和苦難後,寫‘她們壹夜之間成長為山巒’,請結合全文,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根據前文的提示,“照應題目”的作用是容易答出的。至於象征意義,只要結合“山巒”的內涵或特點,再參考比喻句後的議論“就讓病弱者和受難者靠在她們肩頭吧,她們的臂彎裏,不是有壹種浴雪的喬木在生長麽”,就不難答出“贊嘆這些年輕的妻子突遭厄運時,意誌像山巒壹樣堅忍,愛像山巒壹樣博大”。而作者與之相關的感情,則分明是“歌頌她們甘願為自由而受難的精神,表達作者對它們的贊揚和仰慕之情”。

對比既是修辭方法,也是表達手法。如果只是兩種事物的簡單對比,那是屬於修辭方法,其基本作用是為了塑造反差鮮明的形象,使讀者印象深刻。如果是多種事物的分項對比,而對比的內容占全文壹半以上,那就屬於表達手法的對比,它的基本作用應當是豐富文章的思想內涵,使表達層層深入而更加集中。如2004年江蘇卷選文《草堂?詩魂》第20題第(2)小題:“結合全文,簡要分析這種寫法(對比)的好處。”因為選文中的對比多達六個方面,因此它屬於表達手法的對比,那麽,這種寫法的好處就正如參考答案所說:“通過多方面的對比,層層深入,使‘文章憎命達’的內涵更加豐富,內容表達更加集中。”比較本文的歸納和參考答案,可以看出,除了“文章憎命達”這五個字是結合選文主旨而發揮的以外,參考答案的所有要點都沒有超出本文的歸納。

七、插入史實或某壹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實壹般是為了反思歷史,以古證今或借古諷今,如果在史實前後有總括性語句或總結性語句,那麽,插入的史實往往就具有例證的作用。如《微山湖上靜悄悄》,開篇就提出\"這(指微山湖)是個在野的湖\"的基本觀點,然後連續插入“收留殷微子”、“接納張子房”、“漢朝出高士”三段史實,那麽,這三段史實的作用就是舉例證明開篇的基本觀點。

插入某壹事件壹般是為了引出下文的議論或抒情,所以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同時還在內容上具有深化或啟迪作用,壹般表示對生命、生活或事業的積極而深入的思考。如2004年天津卷選文《春從心出》第20題:“從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來電話’這件事,在內容和結構上分別起了什麽作用?”其結構上的作用無疑是“起過渡作用”,並“引發議論以深化作者的思考”;其內容上的作用則是“啟示人們要熱愛生命,感悟生活,詩意地看待生活”。

八、引用古典詩文或格言的作用

從論證的角度分析,引用詩文格言屬於引證法,壹般具有論證觀點、闡明事理的作用。如1998年卷《報秋》引用南宋詞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正是要用《西江月》中“領取而今現在”壹句來闡明作者“領取生活”的人生態度,最終論證文章的基本觀點。又如面對2001年上海試卷第3題(“第②段引用了《閑情記趣》並加以分析闡發,目的是說明什麽?”),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論證觀點”四字。既然第②段的基本觀點是“假山大都種樹木,蓋亭子……這就顯得非常不相稱”,那麽,“說明”的就只能是這壹句。不妨看看參考答案,果然是“假山與上面的亭、樹不相稱”。

此外,對引用史實和古詩文而言,它還有豐富文章的內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九、以某壹物象作標題的作用

在寫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壹物象作標題,壹般具有兩方面的作用,壹是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串起主人翁的壹生,二是象征某種哲理,表現某種情思。例如在《井繩》壹文中,有壹個問題是這樣的:通觀全文,簡要分析作者以“井繩”為題的用意。那麽,其用意有二:其壹,以“井繩”為題,可以串起父親追求美的壹生;其二,象征審美距離,表現中國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又如在《向日葵》壹文中,以“向日葵”為題目,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階段和人生感悟,同時借向日葵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

十、寫作上由實而虛的作用

由實而虛符合人們認識的壹般規律,也是散文寫作的壹般技法,尤其是近幾年高考試卷現代文閱讀《長城》和《門》,更是具有典型的由實而虛的哲理意蘊,看來,在高考試卷中讀解哲理散文有可能成為趨勢,而從虛實角度命題也就順理成章,2001年(江西、山西、天津)試卷第24題即為明證:“作者筆下的門,有的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有的則賦予象征意義,這樣寫有什麽好處?”

壹般而言,由實而虛的基本作用是:從人們熟悉的實體寫到蘊含哲理的象征體,符合認識的壹般規律,便於讀者的理解逐步深入。只要掌握了這個基本作用,再結合具體語境,把“實體”和“象征體”變換成具體的寫作對象(例如,在《門》中可分別換成“實在的門”和“具有象征意義的門”),答案便呼之欲出。以此對照第24題的答案“生活中實實在在的門,是讀者最熟悉的;賦予象征意義的門,蘊含深刻的哲理。從最熟悉的講起,便於讀者理解和認識深化”,表述雖不同,實質卻壹樣,完全符合“意思對即可”的評分標準。

值得強調的是,有些句段往往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而限於題意和字數,我們不必要也不可能把這些作用統統答出來,因此,就必須在眾多作用中選擇最切合題意的作用。如《壹盞油燈》第四段有這樣幾句描寫:“晚自習的時候,學生們便點起壹盞盞大小不壹的油燈,暗淡的光輝映出壹雙雙求知的眼睛,幾十盞燈匯集在壹起,宛如壹片星星。”分析這幾句描寫,可以發掘多種作用:其壹,塑造山區學生勤奮求知的感人形象;其二,表現山區辦學條件的艱苦;其三,形象的強調知識能把人引入光明的象征意蘊;其四,突出小油燈的可愛,為下文“我”做燈拿燈做鋪墊……應該說,上述作用都言之成理,但是,聯系後文乃至全文,最切合題意的自然是第四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