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羈旅思鄉詩常見情感詩句

羈旅思鄉詩常見情感詩句

1. 關於船的詩句羈旅思鄉

關於船的詩句羈旅思鄉 1.關於船的詩句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贈汪倫》

李白《行路難》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杜甫《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張繼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春夜喜雨》杜甫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司空曙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題龍陽縣青草湖》唐溫如

下面的就不寫作者和詩歌的名字了~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臥 橋 總 應 合 船 渡, 流 水 不 與 頑 石 爭。

夜來江雨宿蓬船,臥聽淋鈴不忍眠

月明船上簾幕卷, 香露重岸頭花木

2.關於"船"的詩句

1.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唐. 張繼 2.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琵琶行》唐. 白居易 3.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

--《浪淘沙》唐. 白居易 4.曲池波晚冰還合,芳草迎船綠未成。 --《拋球樂》唐. 馮延巳 5.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漫成壹首》唐. 杜甫 6.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利州南渡》唐. 溫庭筠 7.堤上遊人逐晝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浣溪沙》宋. 歐陽修 8.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橫塘》宋. 範成大 9.誰管水流花謝,月明昨夜蘭船。 --《清平樂》宋. 晏幾道 10.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湖上寓居雜詠》宋. 姜夔。

3.有關船的詩句

關於“船”的詩句:

1.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春夜喜雨》 唐·杜甫

2.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3.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唐·張繼

4.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 琵琶引》 唐·白居易

5. 壹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舟過安仁》 宋·楊萬裏

6.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五首·其壹》 宋·陸遊

7.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秋風辭》 漢·劉徹

8.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采蓮曲》 唐·白居易

9.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10.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裏榆堤半日風。——《襄邑道中》 宋·陳與義

11.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溪》 唐·張旭

12. 萬裏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登快閣》 宋·黃庭堅

13.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清明二首》 唐·杜甫

14.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15.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采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歐陽修

4.關於船的詩句

明確寫船、舟的: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宴詞-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壹道流。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

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壹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聽流水調子-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暗寫船、舟的:

早寒有懷-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壹望斷人腸。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與“船”和“月亮”有關的思鄉詩句有哪些

1、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秋宵月下有懷

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3、春山夜月

唐代: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4、月

唐代:李商隱

池上與橋邊,難忘復可憐。

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

流處水花急,吐時雲葉鮮。

姮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

5、中秋對月

唐代:曹松

無雲世界秋三五,***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壹人家。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及註釋

直譯: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霜。

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韻譯:

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壹片霜。

仰首只見月壹輪,低頭教人倍思鄉。

註釋:

⑴靜夜思:靜靜的夜裏,產生的思緒 。

⑵床:今傳五種說法。

壹指井臺。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詩意圖》。

二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壹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墻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我們可以做壹下基本推理。本詩的寫作背景是在壹個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圓前後,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鄉之情。

既然作者擡頭看到了明月,那麽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在室內隨便壹擡頭,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們斷定,‘床’是室外的壹件物什,至於具體是什麽,很難考證。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幹》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註》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五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壹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紮,壹種坐具)。

⑶疑:好像。

⑷舉頭:擡頭。

6.有關船的詩句

《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鳥棲魚不動,

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

舟中只有琴。

七弦為益友,

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

其間無古今。

《自嘲》――(近代)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壹統,

管他冬夏與春秋。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

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門去卻關。

《旅宿》――(唐)杜牧

旅館無良伴,

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

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

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

門系釣魚船。

7.有關船的詩句

北風寒,

北風南去何時還?

何時還:

才棄孤帆,

又登客船。

如煙往事成笑談,

神州億萬盡歡顏。

盡歡顏:

爆竹聲起,

又是壹年。

6.題芙蓉錦雞圖

歌聲淳,

閑卻梅花壹曲琴。

壹曲琴:

與君壹別,

淚雨傾盆。

泉城舊事成煙雲,

報曉雄雞待良辰。

待良辰:

不鳴則已,

壹鳴驚人!

7.春泉小隱圖

天光寒,

鐵騎千裏鬥愚頑。

鬥愚頑:

星河欲轉,

力挽狂瀾。

壯別泉城何時還?

齊魯英豪盡少年。

盡少年:

壯心所向,

壹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