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陶淵明寫的菊花詩

陶淵明寫的菊花詩

陶淵明寫菊花的詩有三首:《飲酒·其五》、《飲酒·其四》、《和郭主簿·其二》。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壹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鑒賞:此詩寫對菊飲酒的悠然自得,實際蘊藏著深沈的感傷。秋天是菊花的季節。在百花早已雕謝的秋日,惟獨菊花不畏嚴霜。

粲然獨放,表現出堅貞高潔的品格。惟其如此,作者非常愛菊,詩中屢次寫到,而且常常把它同松聯系在壹起,如《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歸去來辭》:“二徑就荒,松菊猶存。”比詩首句“秋菊有佳色”,亦是對菊的傾心贊美。“有佳色”三字極樸素,“佳”字還暗點出眾芳雕零,惟菊有傲霜之色。

如果換成其他秾麗字眼,比如“麗”、“粲”、“絢”之類,反倒惡俗不堪。前人稱比句“洗盡古今塵俗氣”(宋李公煥《箋註陶淵明集》引艮齋語),並非虛譽。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壹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

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壹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二十歲時,淵明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飲酒》其十:“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傾身營壹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即是回憶他的遊宦生涯。在此階段他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級官吏詳情已不可考。

在短暫的居家生活後,二十九歲時,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職具體負責事務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職,辭官歸家。不久,州裏又召他做主簿,他辭卻了此事,依舊在家閑居。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淵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從都還家,於規林被大風所阻,有詩《庚子歲五月從都還阻風規林》,表達了他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園林對舊居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