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zūn)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huán)復來.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原文:《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文:妳沒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妳沒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感嘆自己的白發,年輕時候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壹片。人生得意之時應當縱情歡樂,莫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每個人只要生下來就必有用處,黃金千兩壹揮而盡還能夠再來。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壹次痛飲三百杯也不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吧!別停下杯子。我為妳們高歌壹曲,請妳們都來側耳傾聽:鐘鳴饌食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
只希望長駐醉鄉不再清醒。自古以來聖賢這兩種酒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陳王曹植當年宴設樂平關妳可知道,鬥酒萬錢也豪飲賓主盡情歡樂。主人呀,妳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妳只管端出酒來讓我喝。五花千裏馬,千金狐皮裘,快叫那侍兒拿去換美酒,我和妳們***同消解這萬古愁!
賞析: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沈,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雲。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赟《分類補註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於天寶十壹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壹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裏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壹次淋漓盡致的抒發。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