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於人文景觀的詩句

有關於人文景觀的詩句

1. 描寫自然人文環境的詩句

山明水秀 鳥語花香 春光明媚

山光水色 柳暗花名 綠樹成陰

湖光山色 江山如畫 明月清風

水木清華

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語本晉謝混《遊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水秀山明

形容山水清麗,風景優美。

山川米聚

謂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語本《後漢書·馬援傳》:「扞援呴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姹紫嫣紅

姹:美麗;嫣:美好。指各種色彩艷麗的花。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清·禇人獲《隋唐演義》六十九回:「見垂柳拖絲,拂境清幽;~,迎風弄鳥,別有壹種賞心之境。」

白草黃雲

形容秋季時邊塞的荒涼景象。唐·權德輿《贈老將》詩:「白草黃雲塞上秋,曾隨驃騎出並州。」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急覓是人,不知何往,惟獨立沙磧中,~,四邊無際。」

白白朱朱

形容各色花木。唐·韓愈《感春三首》詩:「晨遊百花林,朱朱兼白白。」宋·楊萬裏《又和風雨二首》:「風風雨雨又春窮,~已眼空。」

白虹貫日

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古人認為世間將有不平凡之事發生。依現在的氣象學說,此非虹而是暈,壹種大氣光學現象。《戰國策·魏策四》:「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太子畏之。」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且休說~,青龍藏池。」

白浪掀天

形容風大浪高。唐·白居易《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百花齊放

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風神各異之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界景象繁榮。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禦旨命他百花齊放。」又參見「百家爭鳴」

百卉千葩

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明·無名氏《紫微宮》第二折:「仲冬佳節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艷妖。」又參見「百花齊放」。

2. 描寫人文景觀的成語

人文景觀成語二則1.“唇亡齒寒”成語的出處“唇亡齒寒”的成語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關於它的出處在山西省平陸就不是盡人皆知了。

西周初年,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虢仲(壹說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縣西汜水鎮),虢叔(壹說虢仲)封西虢(今陜西寶雞市東),兩虢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並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系不錯。

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壹計。

他說,要想攻占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

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良馬和美壁,送給虞公。獻公哪裏舍得?茍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壹切不都又回到妳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

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

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子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

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壹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壹個弱朋友去得罪壹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

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

晉軍大將裏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紮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

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

不壹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裏應外合強占了。

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於是有了“唇亡齒寒”和“假道滅虢”的成語,流傳後世 2.成語“東山再起”的發源地 西徑山之北有山名東山,蒼崖浚谷,清幽寧謐,史載東晉宰相謝安(320-385)曾隱居於此,留下了“謝傅東山”這壹千古人文景觀,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淵源。

說起謝安,大家壹定都有所了解。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寫過壹首很傷感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烏衣巷是六朝時期謝氏等世家大族在南京(建康)的聚居地,榮耀壹時,富貴壹方;可惜的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指的便是當時的兩大世家大族。

詩歌雖聽起來傷感,但昔時的傷感卻早已成為了今日的繁榮,特別是旅遊業的繁榮,真可謂是天道無常卻有情! 謝安在出仕為官以前,曾經長期隱居於西徑東山,直到四十壹歲始出山濟世,從此壹發不可停止,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成功地指揮了享譽千古的“淝水之戰”後,更是奠定了他千古名相的不世功業,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東山再起”這壹婦孺皆知的經典成語即由此而來。如果按前人的說法,這便是在向天下人詔告,西徑山水不但是壹處能修身養性的明山麗水,更是壹處厚積薄發、等待成功的風水靈秀之地。

無庸置疑,謝安是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他隱居時是風流名士,為官時是顯赫宰相,成為他那個時代的公眾人物、明星人物,世人對他的仰慕絕不亞於當代人對各色明星的崇拜程度。

由於“東山再起”的文化緣由,“謝傅東山”這壹千古人文景觀成為歷代文人仰懷於心、揮之不去的文化情結,李白、蘇東坡等歷代名人都曾多次踏訪西徑東山故地,並留下傳世詩文,讓東山的悠悠情懷亙古流傳。特別是李白,他對謝安非常仰慕,寫了很多關於謝安和東山的詩歌,如:“不到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他自散,明月落誰家。”又如:“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

壹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據《晉書·謝安傳》載:“(謝安)嘗往臨安山中,坐石室,臨浚谷,悠然嘆曰:‘此去伯夷何遠!’”晉時的塔院、亭榭、小橋雖已不復存在,但昔時江左風流、蒼崖浚谷的人文風物依然猶在。

3. 關於秋天人文景觀的句子

關於秋天景色的詩句匯總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壹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裏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壹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4. 描寫人文景觀的成語

人文景觀成語二則

1.“唇亡齒寒”成語的出處

“唇亡齒寒”的成語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關於它的出處在山西省平陸就不是盡人皆知了。

西周初年,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虢仲(壹說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縣西汜水鎮),虢叔(壹說虢仲)封西虢(今陜西寶雞市東),兩虢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並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系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壹計。他說,要想攻占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良馬和美壁,送給虞公。獻公哪裏舍得?茍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壹切不都又回到妳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子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壹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壹個弱朋友去得罪壹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裏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紮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壹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裏應外合強占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於是有了“唇亡齒寒”和“假道滅虢”的成語,流傳後世

2.成語“東山再起”的發源地

西徑山之北有山名東山,蒼崖浚谷,清幽寧謐,史載東晉宰相謝安(320-385)曾隱居於此,留下了“謝傅東山”這壹千古人文景觀,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淵源。

說起謝安,大家壹定都有所了解。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寫過壹首很傷感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烏衣巷是六朝時期謝氏等世家大族在南京(建康)的聚居地,榮耀壹時,富貴壹方;可惜的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指的便是當時的兩大世家大族。詩歌雖聽起來傷感,但昔時的傷感卻早已成為了今日的繁榮,特別是旅遊業的繁榮,真可謂是天道無常卻有情!

謝安在出仕為官以前,曾經長期隱居於西徑東山,直到四十壹歲始出山濟世,從此壹發不可停止,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成功地指揮了享譽千古的“淝水之戰”後,更是奠定了他千古名相的不世功業,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東山再起”這壹婦孺皆知的經典成語即由此而來。如果按前人的說法,這便是在向天下人詔告,西徑山水不但是壹處能修身養性的明山麗水,更是壹處厚積薄發、等待成功的風水靈秀之地。

無庸置疑,謝安是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他隱居時是風流名士,為官時是顯赫宰相,成為他那個時代的公眾人物、明星人物,世人對他的仰慕絕不亞於當代人對各色明星的崇拜程度。

由於“東山再起”的文化緣由,“謝傅東山”這壹千古人文景觀成為歷代文人仰懷於心、揮之不去的文化情結,李白、蘇東坡等歷代名人都曾多次踏訪西徑東山故地,並留下傳世詩文,讓東山的悠悠情懷亙古流傳。特別是李白,他對謝安非常仰慕,寫了很多關於謝安和東山的詩歌,如:“不到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他自散,明月落誰家。”又如:“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壹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據《晉書·謝安傳》載:“(謝安)嘗往臨安山中,坐石室,臨浚谷,悠然嘆曰:‘此去伯夷何遠!’”晉時的塔院、亭榭、小橋雖已不復存在,但昔時江左風流、蒼崖浚谷的人文風物依然猶在。

5. 人文景觀的成語,幫幫忙拜托了

東山再起

西徑山之北有山名東山,蒼崖浚谷,清幽寧謐,史載東晉宰相謝安(320-385)曾隱居於此,留下了“謝傅東山”這壹千古人文景觀,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淵源。

說起謝安,大家壹定都有所了解。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寫過壹首很傷感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烏衣巷是六朝時期謝氏等世家大族在南京(建康)的聚居地,榮耀壹時,富貴壹方;可惜的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指的便是當時的兩大世家大族。詩歌雖聽起來傷感,但昔時的傷感卻早已成為了今日的繁榮,特別是旅遊業的繁榮,真可謂是天道無常卻有情!

謝安在出仕為官以前,曾經長期隱居於西徑東山,直到四十壹歲始出山濟世,從此壹發不可停止,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成功地指揮了享譽千古的“淝水之戰”後,更是奠定了他千古名相的不世功業,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東山再起”這壹婦孺皆知的經典成語即由此而來。如果按前人的說法,這便是在向天下人詔告,西徑山水不但是壹處能修身養性的明山麗水,更是壹處厚積薄發、等待成功的風水靈秀之地。

無庸置疑,謝安是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他隱居時是風流名士,為官時是顯赫宰相,成為他那個時代的公眾人物、明星人物,世人對他的仰慕絕不亞於當代人對各色明星的崇拜程度。

由於“東山再起”的文化緣由,“謝傅東山”這壹千古人文景觀成為歷代文人仰懷於心、揮之不去的文化情結,李白、蘇東坡等歷代名人都曾多次踏訪西徑東山故地,並留下傳世詩文,讓東山的悠悠情懷亙古流傳。特別是李白,他對謝安非常仰慕,寫了很多關於謝安和東山的詩歌,如:“不到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他自散,明月落誰家。”又如:“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壹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據《晉書·謝安傳》載:“(謝安)嘗往臨安山中,坐石室,臨浚谷,悠然嘆曰:‘此去伯夷何遠!’”晉時的塔院、亭榭、小橋雖已不復存在,但昔時江左風流、蒼崖浚谷的人文風物依然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