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何依化用誰的詩句如下:
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仿徨心情。出自唐代王績的《野望》。
原文: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
黃昏的時候佇立在東臯悵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每棵樹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願而歸。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只能詠壹曲長歌來懷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
原文賞析:
這是壹首描寫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詩。詩風疏樸自然,於平淡中表現出詩人“相顧無相識”的抑郁苦悶的心情,同齊梁以來綺靡浮艷的文學風習的大異其趣。全詩洗盡鉛華,為唐初詩苑吹進壹股清新的氣息,是王績的代表作之壹。
曹操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壹名吉利,小字阿瞞,壹說本姓夏侯,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東漢末年權臣,亦是曹魏政權的奠基者。太尉曹嵩之子。
曹操少年間任俠放蕩,到二十歲時舉孝廉為郎,授洛陽北部尉。後任騎都尉,參與鎮壓黃巾軍,調濟南相。董卓擅政時,散盡家財,起兵討董卓。初平三年,據兗州,分化誘降黃巾軍三十余萬,選取其中精銳組建青州軍。
建安元年,迎漢獻帝至許縣,從此用獻帝名義發號施令,總攬朝政。在此前後相繼擊敗袁術、陶謙、呂布等勢力。建安五年,在官渡之戰中大敗割據河北的袁紹,隨後削平袁尚、袁譚,北擊烏桓,統壹北方。建安十三年進位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