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文言文:盆池養魚

文言文:盆池養魚

盆池①五首選壹

韓愈

池光天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②,試看涵泳幾多星。

註釋

①盆池:以瓦盆貯水、植荷、養魚,就算是“池”。

②明月去:月落。明月當空,則星光為月光所掩,所謂“月明星稀”。

賞析

首句是果,次句是因。因果倒置,搖曳生姿。“池光”“青青”,映在池 中的“天影”也“青青”,令人悅目賞心。什麽原因呢?就因為池中添入新水。添了多少呢?“才添水數瓶”。以“拍岸”描狀“添水數瓶”的景象,既小題大作,又狀溢目前,給人以新鮮有趣的感覺。以小見大,兼含哲理。朱熹的哲理詩“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他)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 活水來”(《觀書有感》),也許從此化出。

三、四兩句就首句生發。既然“池光”那麽“青”,能夠映出青天,那麽 皓月當空,自然也能映出皓月;只可惜星光為月光所掩,照不出來!當然,這也不太要緊,姑且耐心地等吧!等到夜深,明月走掉,再看我這小小的盆池裏能夠“涵泳”多少顆星星?不說“明月落”而說“明月去”,有點擬人化的意思,別饒韻味。用“涵泳”兩字,寫星光在水、隨波閃爍之狀宛然在目。這兩句,也以小見大,兼含哲理。

《盆池》五首作於元和十年 (815)春夏之際,當時作者在京任考功郎中知制誥。地處機要,很想大有作為。這組詩反映了詩人樂觀開朗、渴望沾溉萬物的心境。

另附:

老翁真個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

壹夜青蛙鳴到曉,恰如方口釣魚時。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種已齊生。

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

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蟲無數不知名。

忽然分散無蹤影,惟有魚兒作隊行。

泥盆淺小詎成池,夜半青蛙聖得知。

壹聽暗來將伴侶,不煩鳴喚鬥雄雌。

池光天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盆池

杜牧

鑿破蒼苔地,偷他壹片天。

白雲生鏡裏,明月落階前。

賞析

鑿破蒼苔地,偷他壹片天。白雲生鏡裏,明月落階前。唐代詩人承傳《風》《騷》及漢魏六朝文學的自然生態意識,同時由於受本朝儒、釋、道思想的***同影響以及唐人投筆從戎的邊塞生活,官吏貶謫地方的特殊身世等因素,唐代詩人與自然的關系已達到了空前融洽的地步。

三四兩句“白雲生鏡裏,明月落階前”,是對“偷他壹片天”內容的具體描述。“白雲”、“明月”是兩個極為純潔無瑕、淡雅優美的鮮明意象,加之配以透明如鏡的盆池意象,則更營造出所特有的晶瑩清澈、玲瓏剔透的澄明世界。而如此之澄明世界,當是詩人冰心玉壺、幽潔雅淡心靈世界的美好象征,與詩人當下那君昏臣亂、綱紀敗壞骯臟齷齪之醜惡社會形成鮮明的對照。因此,詩人便渴求擁有那萬象澄明、諧和寧靜的盆池世界。這正是詩人“偷他壹片天”的根因所在,也是唐代其他詩人們創作“盆池”同類題材的***同旨趣所在。當然,除杜牧《盆池》詩所具有的冰潔幽雅心靈世界的象征意義之外,它還具有崇尚佛道、坐禪忘懷的宗教修煉意味。這是唐代詩人尤其是中、晚唐詩人頗為普遍的宗教情結與社會思潮,是唐代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想的自然結晶。

杜牧《盆池》壹詩欣賞

從杜牧《盆池》的五絕詩中,我們便深切體會到唐代詩人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妙賞自然的審美意識與仁愛情懷。

所謂“盆池”,即埋盆於地,引水灌溉而成小池,用以種植可供觀賞的魚類與水生花草等。這是唐代詩人喜好自然、觀賞風景、陶情養性頗為普遍的娛樂方式之壹。有關“盆池”題材的描寫,唐詩中每每可見。如韓愈《盆池五首》:“老翁真個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壹夜青蛙鳴到曉,恰如方口釣魚時。”“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種已齊生。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蟲無數不知名。忽然分散無蹤影,惟有魚兒作隊行。”“泥盆淺小詎成池,夜半青蛙聖得知。壹聽暗來將伴侶,不煩鳴喚鬥雄雌。”“池光天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全唐詩》卷三四三)姚合《詠盆池》:“浮萍重疊水團圓,客繞千遭屐齒痕。莫驚池裏尋常滿,壹井清泉是上源。” (《全唐詩》卷四九九)張蠙《盆池》:“圓內陶化功,外絕眾流通。選處離松影,穿時減藥叢。別疑天在地,長對月當空。每使登門客,煙波入夢中。”(《全唐詩》卷七O二)齊己《盆池》:“盆沼陷花邊,孤明似玉泉。涵虛心不淺,待月底長圓。平穩承天澤,依微泛曙煙。何須照菱鏡,即此鑒媸妍。” (《全唐詩》卷八三九)皮日休《寒日書齋即事三首》之二:“盆池有鷺窺蘋沫,石板無人掃桂花。”(《全唐詩》卷六壹四)毋庸贅舉了,這些詩例已足以體現唐代詩人熱愛自然的深摯情趣與享受人生的高度智慧矣。不過,較之上列諸詩,杜牧《盆池》之五絕,則別具思想意蘊與藝術奧妙,頗收言簡意賅、幽默機巧、耐人尋味的審美效果。

首句“鑿破蒼苔地”,交代建造盆池之事。其中,透露出兩條信息:即盆池所選地址乃是長滿青苔之處,由此可知,詩人住宅年代之久遠,蘊含此地歷史文化積澱之深厚,暗示主人公身份的非同尋常;而蒼苔滿地,綠色滿眼,凸現詩人所居環境之幽潔雅靜,也因此而襯托出詩人情純的心靈世界,為下文詩人盡情欣賞大自然的美預埋伏筆。次句“偷他壹片天”,極寫盆池的神通廣大的特異功能。妳看,地上僅僅是壹個小小盆池,竟然就把偌大的壹片天空“偷”納自己的懷中,豈不神乎其神、奇而又奇而令人拍案叫絕耶?尤其是著壹“偷”字,直把詩人之聰慧與盆池之奇妙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出來,正可謂:著壹“偷”字,境界全出矣。詩人用此“偷”字,的是神來之筆。它不僅體現出盆池的神奇色彩,而且表露出詩人的得意神情,此之謂:“偷”字妙用,全詩皆活矣。正如德國漢學家顧彬先生所高度贊美的那樣:“這‘偷天’的想象實在高雅,又妙不可言。我真佩服中國古典詩人的意象創造藝術。唐詩中的意象世界,是壹個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藝術世界。”(陶文鵬、陳才智《我喜歡中國古典意象詩歌·德國漢學家顧彬訪談錄》,《文學遺產》2007年第二期)這“偷天”之舉,委實是幽默詼諧、奇妙無比、耐人尋味的。三四兩句“白雲生鏡裏,明月落階前”,是對“偷他壹片天”內容的具體描述。“白雲”、“明月”是兩個極為純潔無瑕、淡雅優美的鮮明意象,加之配以透明如鏡的盆池意象,則更營造出所特有的晶瑩清澈、玲瓏剔透的澄明世界。而如此之澄明世界,當是詩人冰心玉壺、幽潔雅淡心靈世界的美好象征,與詩人當下那君昏臣亂、綱紀敗壞骯臟齷齪之醜惡社會形成鮮明的對照。因此,詩人便渴求擁有那萬象澄明、諧和寧靜的盆池世界。這正是詩人“偷他壹片天”的根因所在,也是唐代其他詩人們創作“盆池”同類題材的***同旨趣所在。當然,除杜牧《盆池》詩所具有的冰潔幽雅心靈世界的象征意義之外,它還具有崇尚佛道、坐禪忘懷的宗教修煉意味。這是唐代詩人尤其是中、晚唐詩人頗為普遍的宗教情結與社會思潮,是唐代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想的自然結晶。從詩人謝靈運開始,許多文人便將品賞山水與坐禪忘機等量齊觀,所以他們就每每能從山水自然中看出超拔塵俗的禪意來。“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的王維,其“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之千古名句,便是最為典型的例子。近人俞陛雲評說“此二句有壹片化機之妙”(《詩境淺說》),實為中肯之論。移用來評價杜牧“白雲生鏡裏,明月落階前”二句,亦是甚為恰切允當的。杜牧深受佛道思想影響,故詩作多呈現出超然淡泊的人生態度與幽潔雅靜的藝術境界,其《盆池》詩堪稱傑出的代表作之壹。值得壹提的是,有口皆碑的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二句,絕大多數人都釋“坐愛”之“坐”字為“因為”、“由於”,如此釋意固然於詩意無礙,然而,倒不如直接將“坐”字釋為“坐禪”之“坐”更為切合詩人思想實際與本詩深層內涵。顧彬先生的理解頗有道理,他認為:“將‘坐愛’解釋為‘坐禪’,可以使我們對這首詩的理解更加豐富壹些。”何以見得?“這是因為杜牧和他的朋友經常到寺廟見面,他寫寺廟的詩非常多。著名的有《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題揚州禪智寺》等首。他這首詩的標題是‘山行’,我想寫這首詩,可能是經過寺廟,在那裏下來,在那裏坐禪,自然看到了山上火紅的楓樹林。”(同上)竊以為,這裏的“坐愛楓林晚”,與王維的“坐看雲起時”,實在是同出機杼、***蘊化機的禪兄禪弟,頗具異曲同工之妙。

總之,杜牧這首《盆池》詩,以智慧靈動之筆、幽默機巧之語與酷愛自然之心,竭誠抒發詩人那超塵脫俗之懷、天人合壹之思與淡泊寧靜之誌,是壹首不可多得的融自然、社會與人生為壹體的禪意濃郁而芬芳的詠物詩。

此外,《盆池》詩在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上,亦頗有獨異之處。 其壹,語淡意濃,文情相諧。全詩二十字,明白如話,清淡似茶,然禪意豐盈,讀之如嚼橄欖,品之愈久,其味愈美,齒頰留香。而詩之淡語與禪之淡思又是如此水乳般的渾然交融,簡直是天衣無縫、圓融剔透,別具深衷淺貌、壹字千斤之妙。

其二,意象鮮明,境界幽淡。此詩四句,壹句壹意象。首句歌碧綠之 “苔”,次句頌蔚藍之“天”,第三句贊雪白之“雲”,第四句美朗照之“月”,四種冷淡之色,自然營構出壹種淡泊雅靜之境,很好地體現出詩人超然拔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懷。由於此詩意象鮮明與色彩分明之故,因此,《盆池》詩又別具繪畫藝術之美。著名漫畫家、藝術家豐子愷生前十分喜歡此詩,並為此作過畫。他在1936年6月17日的日記中寫道:“杜牧的詩,絕妙,堪畫,今晨為畫壹圖,面呈星兄(指馬壹浮的門人王星賢),攜歸補壁,為其諸兒助詩興。因談及此‘偷天’賊高於偷花、偷酒、偷書、偷畫,又勝於偷閑。可謂賊中最高尚者。”(豐子愷《教師日記·三篇》,重慶崇德書店,1944年版)而杜牧《盆池》詩的這種畫意美,正是詩人禪意美的別壹種體現。

其三,層次井然,總分結合。此詩先寫鑿池,灌水,映天,然後再寫天象中的“白雲”、“明月”,依序而列,娓娓道來。而此詩的第二句“偷他壹片天”,是總寫;第三、四兩句“白雲生鏡裏,明月落階前”,則是第二句之分寫。條理清楚,邏輯甚強。整個詩看似散淡,其實頗具章法。這正是杜牧絕句獨具魅力的原因之壹。

要之,杜牧《盆池》五絕詩,無論其思想性,抑或藝術性,在唐人同類題材中均堪稱為佼佼者。鑿池偷天,妙賞自然,這委實是杜牧式的禪趣,杜牧式的智慧,杜牧式的人生。

作者:李金坤 系江蘇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盆池

齊己

盆沼陷花邊,孤明似玉泉。涵虛心不淺,待月底長圓。

平穩承天澤,依微泛曙煙。何須照菱鏡,即此鑒媸妍。

觀盆池白蓮

齊己

素萼金英噴露開,倚風凝立獨徘徊。

應思瀲灩秋池底,更有歸天伴侶來。

盆池

歐陽修

西江之水何悠哉,經歷灨石險且回。余波拗怒猶涵淡,奔濤擊浪常喧豗。

有時夜上滕王閣,月照凈練無纖埃。楊闌左裏在其北,無風浪起傳古來。

老蛟深處厭窟穴,蛇身微行見者猜。呼龍瀝酒未及祝,五色粲爛高崔嵬。

忽然遠引千丈去,百裏水面中分開。收蹤滅跡莫知處,但有雨雹隨風雷。

千奇萬變聊壹戲,豈顧溺死為可哀。輕人之命若螻螘,不止山嶽將傾頹。

此外魚蝦何足道,厭飫但覺腥盤杯。壯哉豈不快耳目,胡為守此空墻隈。

陶盆鬥水仍下漏,四岸久雨生莓苔。遊魚撥撥不盈寸,泥潛日炙愁暴鰓。

魚誠不幸此局促,我能決去反徘徊。

盆池

曾鞏

環環清泚旱猶深,炳炳芙蓉近可尋。

蒼壁巧藏天影入,翠奩微帶蘚良侵。

能供水石三秋興,不負江湖萬裏心。

照影獨憐身老去,日添華發已盈簪。

盆池

圓內陶化功,外絕眾流通。

選處離松影,穿時減藥叢。

別疑天在地,長對月當空。

每使登門客,煙波入夢中。

關於盆池

盆池,取自《菜根潭》文中:。。。。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便居然有萬裏山川之勢,片言只語內,便宛然見萬古聖賢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達人的胸襟。。。。。盆池要的是以小見大、有容乃大、包羅萬象、虛懷若谷的情懷。

唐詩人杜牧有詩《盆池》“鑿破蒼苔地,偷他壹片天。白雲生鏡裏,明月落階前。”

唐詩人韓愈有詩《盆池》“池光天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註釋①盆池:以瓦盆貯水、植荷、養魚,就算是“池”。 ②明月去:月落。明月當空,則星光為月光所掩,所謂“月明星稀”。 賞析首句是果,次句是因。因果倒置,搖曳生姿。“池光”“青青”,映在池中的“天影”也“青青”,令人悅目賞心。什麽原因呢?就因為池中添入新水。添了多少呢?“才添水數瓶”。以“拍岸”描狀“添水數瓶”的景象,既小題大作,又狀溢目前,給人以新鮮有趣的感覺。以小見大,兼含哲理。朱熹的哲理詩“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他)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也許從此化出。三、四兩句就首句生發。既然“池光”那麽“青”,能夠映出青天,那麽皓月當空,自然也能映出皓月;只可惜星光為月光所掩,照不出來!當然,這也不太要緊,姑且耐心地等吧!等到夜深,明月走掉,再看我這小小的盆池裏能夠“涵泳”多少顆星星?不說“明月落”而說“明月去”,有點擬人化的意思,別饒韻味。用“涵泳”兩字,寫星光在水、隨波閃爍之狀宛然在目。這兩句,也以小見大,兼含哲理。背景《盆池》五首作於元和十年 (815)春夏之際,當時作者在京任考功郎中知制誥。地處機要,很想大有作為。這組詩反映了詩人樂觀開朗、渴望沾溉萬物的心境。

唐詩人韓愈《 盆池》“老翁真個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壹夜青蛙鳴到曉,恰如方口釣魚時。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種已齊生。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蟲無數不知名。忽然分散無蹤影,惟有魚兒作隊行。泥盆淺小詎成池,夜半青蛙聖得知。壹聽暗來將伴侶,不煩鳴喚鬥雄雌。池光天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唐詩人齊己有詩《盆池》“盆沼陷花邊,孤明似玉泉。涵虛心不淺,待月底長圓。平穩承天澤,依微泛曙煙。何須照菱鏡,即此鑒媸妍。”

唐詩人齊己有詩《觀盆池白蓮》“素萼金英噴露開,倚風凝立獨徘徊。應思瀲灩秋池底,更有歸天伴侶來”

宋詩人陸遊有詩《盆池》“門外江濤湧雪堆,埋盆作沼亦何哉?兒曹不解渠翁意,新脫風波嶮處來。”

詩人蘇轍有詩《盆池白蓮》“白蓮生淤泥,清濁不相幹。道人無室家,心跡兩蕭然。我住西湖濱,蒲蓮若雲屯。幽居常閉戶,時聽遊人言。色香世所***,眼鼻我亦存。鄰父閔我獨,遺我數寸根。潩水不入園,庭有三尺盆。兒童汲甘井,日晏泥水溫。反秋尚百日,花葉隨風翻。舉目得秀色,引息收清芬。此心湛不起,六塵空過門。誰家白蓮花,不受風霜殘。”

詩人楊萬裏有詩《臥治齋盆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