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二、釋義: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麽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壹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歷來算,已經天支地幹壹個輪回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
當然這是按古代人的壽命和觀點來提醒人生短暫,激勵人要抓緊生命中的寶貴時間。
三、古代年齡稱謂:
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壹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壹,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壹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壹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們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這恐怕是後代詞匯由單音節向雙音節發展的原因吧
我國還有幹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壹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二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有些還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了.
另外還有:
繈褓:不滿周歲.孩提:兩至三歲.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垂髻之年:指兒童.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誌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弱冠:二十歲.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杖朝之年:八十歲.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始齔、髫年:女孩七歲.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標梅之年: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