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仿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壹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
野望
作者:王績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野望譯文黃昏的時候佇立在東臯村頭悵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每棵樹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願而歸。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野望賞析首聯,景中含情,景中有人。我們先來看壹下這幅圖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天邊滿是煙霞,詩人獨自壹人登上東臯極目遠望,左右徘徊不已,心裏默默念著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薄暮”交代時間,渲染氣氛,“東臯”點明地點,“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態,復雜抑郁。這兩句看似平平淡淡的敘述,卻把作者的心緒交代的壹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詩的基調。
頷聯,寫秋天山林之靜景,從正面進壹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悶的心緒。詩人從眼見所見,給我們勾勒了壹幅秋之晚景圖。壹望無際的樹林都染上了暮秋時分憔悴枯黃的顏色,連綿起伏的群山在夕陽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蕭瑟的暮光。看似安靜開闊的景象,卻給人壹種荒涼落暮之感。
頸聯,寫傍晚時分人的活動,從反面襯托詩人的郁悶孤單的心境。詩人給我們描繪了壹幅鄉野之人放牧歸來的動態場景。放牛的牧童唱著山歌,歡快的趕著牛兒返回家中,獵人騎著駿馬,大聲吆喝著,帶著獵物滿意而歸,多麽安逸的場景,多麽令人陶醉的畫面啊。但是這些熱鬧是他們的,詩人什麽也沒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尾聯,終於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詩人從美好而熱鬧的場景中回過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壹種茫然若失、孤獨無依、苦悶惆悵的心緒。詩人身邊沒有壹個相識的熟人和朋友,沒有人能夠分擔這份寂寥,只好拉來已經遠去的伯夷、叔齊了。詩人唱著《采薇》之歌,抒發自己隱逸山林之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