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壹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壹幹二凈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年年順景則源廣 歲歲平安福壽多 橫批:吉星高照
五更分兩年年年稱心 壹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橫批:恭賀新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萬象更新
佳節迎春春生笑臉 豐收報喜喜上眉梢 橫批:喜笑顏開
丹鳳呈祥龍獻瑞 紅桃賀歲杏迎春 橫批:福滿人間
宣傳語:
弘揚傳統美德,建設和諧社會!
張燈結彩迎新年,齊心協力譜新篇!
歡天喜地迎新春,尊老愛幼促和諧!
文明過新年,快樂每壹天!
以我文明新貌,喜迎文明盛會!
求真務實抓轉型,全心全力搞跨越!
建設文明和諧新豐谷,再創豐谷新輝煌!
詩歌: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壹星如月看多時。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謎語:
1.歡度春節。(打詞牌名壹)1.快活年
2.拜年。(打作家名壹)2.賀敬之
3.恭禧發財。(打離合字壹)3.賀(加貝 )
4.除夕守歲數鐘聲。(打商業用語壹) 4.年終盤點
5.勿飲過量之酒。(打節日名壹)5.春節
6.寒隨壹夜去,春隨五更來。(打時節俗稱壹)6.除夕
7.閑話除夕。(打成語壹) 7.聊以卒歲
8.不知今歲已除夕。(打成語壹)8.忘年之交
9.新春伊始大團圓。(打壹字) 9.慶
10.除夕之夜喁喁不覺曉。(打報刊用語壹) 10.連載小說
11 春節征聯選(報刊名)《老年文摘》
12 過春節逢生日(稱謂職務)壽星
13 春節更換年畫(成語)棄舊圖新
14 春節前營運特點(成語)反客為主
15 天天過春節(成語)度日如年
16 元旦春節傳捷報(成語)節節勝利
民風民俗:
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壹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壹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壹。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壹月叫元月。>>
但是,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並不壹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壹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歷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歷”,規定以農歷正月為壹歲之首,以正月初壹為壹年的第壹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壹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壹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布廢除舊歷改用陽歷(即公歷),用民國紀年。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壹月壹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但民間仍按傳統沿用舊歷即夏歷,仍在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壹)過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有鑒於此,1913年(民國二年)7月,當時的袁世凱批準以正月初壹為春節,並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歷歲首稱“春節”。 現行“春節”稱謂只有95年歷史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和國的同時,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歷和陰歷兩個“年”,又因壹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歷年的前後,故把陽歷壹月壹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壹正式改稱“春節”。
地球繞太陽壹周,歷法上叫壹年,循環往復,永無止境。但是,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就以夏歷正月初壹為壹年的歲首。每年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時(十二點)過後,春節就算正式來到了。
臨近春節,人們采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壹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壹年來臨。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春節慶祝活動更為豐富多彩。不僅保留了過去民間習俗,剔除了壹些帶有封建迷信的活動,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使春節具有新的時代氣息。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彩,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壹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歷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