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
作品原文
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白話譯文
卷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壹樣,愁緒依然深鎖。風裏的落花那麽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裏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蕩奔流。
擴展資料:
文學賞析
這是壹首傷春詞、春恨詞。詞人賦恨在者所在多有,然慣用暗筆,像這首在詞中點明“春恨”還是罕見的。詞的上片從落花無主著筆,寫春恨所以產生的觸媒;下片從思念難解立意,將春恨產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沈。作者用了詞家慣用的對景抒情的手法,然而卻用得很不壹般。
參考資料:
推薦於 2019-08-11
查看全部91個回答
159條評論
熱心網友184
喜歡妳這樣簡潔的回答。
查看全部159條評論
— 妳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這兩句詩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全詩: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白話文釋義: 卷起珍珠編織的簾,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壹樣,愁緒依然深鎖。隨風飄蕩的落花誰才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憂思不盡。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裏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蕩奔流。
擴展資料:
68贊·9,816瀏覽2019-09-29
青鳥不識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什麽意思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兩句的意思是是:不見青鳥傳遞遠在天涯的親人的音信,只看到春雨中丁香空結的花蕾,令人惆悵。 這兩句詩出自五代·南唐·李璟《攤破浣溪沙》。青鳥:喻傳遞信息的使者。丁香:壹名雞舌香,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
149贊·12,213瀏覽2019-09-06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句詩的意思是什麽?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意思是: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92贊·357瀏覽2019-09-02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是什麽意思
這句詩的意思是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青鳥:傳說曾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給漢武帝,這裏指帶信的人。雲外:指遙遠的地方。丁香結:丁香的花蕾,在詩中詩人用以象征愁心。 該詩句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全詞原文如下: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白話文釋義:卷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壹樣,愁緒依然深鎖。風裏的落花那麽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裏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蕩奔流。 擴展資料 此詞借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進壹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有人認為這首詞非壹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托其仿徨無措的心情。全詞語言雅潔,感慨深沈。 詞的開頭“手卷真珠上玉鉤”二句,即非景語,也非情語,而是客觀平直的敘述,算不上以景呼情,也算不上以情喚景。二句委婉、細膩,卷簾本欲觀省景物,借抒懷抱,而既卷之後,依舊春愁浩蕩“鎖”是壹種無所不在的心靈桎梏,使人欲銷愁而不可得。 而“春恨”並不是抽象的,“風裏落花誰是主”,風不僅吹落花朵,更將雕零的殘紅吹得四處飛揚,無處歸宿。在這裏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飄零,孤獨無依。上片結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緒蕭索,悠然神往。 下片從人事著筆,是對春恨的進壹步申說,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結果。“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則點出了“春恨”綿綿的緣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與漢武帝典故。然而所思主人遠在雲外,青鳥也不為之傳信,思念難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沈重了。 “丁香結”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結難解之意,詩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結不散,最後以景語作結:“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長江接天,這樣的背景暗示著愁思的深廣。
300贊·3,184瀏覽2019-10-13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什麽意思?
釋義: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壹、出處 五代·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 二、原文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三、譯文 卷起珍珠編織的簾,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壹樣,愁緒依然深鎖。隨風飄蕩的落花誰才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憂思不盡。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裏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蕩奔流。 擴展資料壹、創作背景 據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五記載,李璟即位,歌舞玩樂不輟,受到歌王感化,作《浣溪沙》二闋並手書以賜感化,其中就包括這壹首。這樣看來,詞中的春恨就不是這位風流天子對景抒情的壹般閑愁,很可能是南唐受周威脅時的危苦感慨。 二、賞析 詞的首句“手卷真珠上玉鉤”,即非景語,也非情語,而是客觀平直的敘述,算不上以景呼情,也算不上以情喚景。委婉、細膩,卷簾本欲觀省景物,借抒懷抱,而既卷之後,依舊春愁浩蕩。可見,“鎖”是壹種無所不在的心靈桎梏,使人欲銷愁而不可得。 而“春恨”並不是抽象的,“風裏落花誰是主”,風不僅吹落花朵,更將雕零的殘紅吹得四處飛揚,無處歸宿。在這裏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飄零,孤獨無依。結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緒蕭索,悠然神往。 下片從人事著筆,是對春恨的進壹步申說,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結果。“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則點出了“春恨”綿綿的緣由所在。“丁香結”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結難解之意,詩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結不散。 李璟的獨創就在於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體丁香花蕾更加淒楚動人,更加令人憐憫,“青鳥”、“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壹聯工穩的對仗,壹人事,壹時景,這律詩般的俊語將思念難解之情寫得既空靈透脫而又真摯實在。 至此,詞的感情已經十分濃郁、飽滿。當手卷真珠上玉鉤的時刻,已經春恨綿綿;風裏落花無主,青鳥不傳信,丁香空結,則徒然的向往已經成為無望,這已是無可逃避的結局。 最後以景語作結,楚天日暮,長江接天,這樣的背景暗示著愁思的深廣。另外,從整首詞來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詞中的壹腔愁懷置於壹個與其身世密切相關的歷史地理環境中,與心靈的起伏波動也是密切相合的。 百度百科-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百度百科-李璟
1贊·310瀏覽2019-09-30
玉器春聯_圖片大全_點擊查看
值得壹看的玉器春聯相關信息推薦
緬甸天然翡翠_直貨_大馬坎 後江 會卡 木那玉器春聯盡在「百禧翡翠」無轉手環節_出翠率高
88.syuee.cn廣告
詩詞字帖_拼多多_享拼單折扣!
關註古詩的都在看
詩詞字帖精選,今日下載拼多多APP享受超值拼單價。新人專享多重優惠,下載拼多多查看熱門商品。
lp.pinduoduo.com廣告
巨蟹座女生喜歡壹個人會有哪些表現?
巨蟹座女生帶著脆弱自認為堅硬的外殼走著,直到有壹天她們喜歡上壹個人。她們喜歡上了那個他,她們開始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