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柏縣,生活在麥田裏的彜族人從農歷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慶祝老虎節,彜語稱之為“羅馬”。那壹天,村裏的成年男子在村後拜完地主後,有八個人被巫師選中。這八個人披上有虎紋的毯子,在臉上、腳上、手上畫上虎紋,扮成老虎,在黑虎的帶領下跳著各種模仿生產、生活、繁衍的舞蹈,到村裏為各家各戶驅鬼、驅邪。在彜語中,他們被稱為“羅馬乃邦”。
?
生活在雙柏縣麥地沖第壹代的彜族,屬於洛洛普支系,自稱“阿羅”。據說阿羅人的祖先生活在再生山的密林中,經常受到豹子和蟒蛇的侵擾,所以阿羅人防不勝防。後來,阿羅人剝下獵獲的虎皮,披在身上跳“虎舞”守衛寨子,並稱阿羅人勇猛如虎,不怕任何邪惡。阿羅人有百獸之王守護,寨子裏壹片祥和,莊稼豐收,牛羊平安,寨子裏出現了壹片祥和的景象。此後,他們把跳虎固定為節日,並配以音樂和大鑼,使其更加生動活潑。
虎舞(又稱虎笙)從正月初八開始,增加到每天15虎(初8虎),即正月十五。在虎舞中,以“東邦”之鐘為龍頭的長老(也叫對席)都伴有虎紋虎皮。如果目前很多虎皮比較少見,那就用毛氈吧。以前村子裏每逢虎節,家家戶戶都要給“虎神”上香,家家戶戶都要從前門到屋裏跳壹場虎舞,以驅邪避邪,尋求虎神的庇護。到了晚上,田野村裏就生起了火,虎笙圍著村子跳起舞來。15老虎全部出現後,男女老少各種各樣。全村人擺酒慶祝未來的繁榮,徹夜狂歡。
彜族的虎節屬於虎圖騰的遺產。跳虎笙作為壹項民族民間活動,深受群眾喜愛。
2.哈尼抓蚱蜢節
抓蚱蜢節在哈尼語中稱為“阿森年”,在6月(每年農歷24日)後的第壹天舉行。哈尼族生活在山區,種植壹季稻。六月後,水稻開始抽穗。為了保證水稻豐收,哈尼族采取了“捉蚱蜢”的方式驅趕和躲避害蟲。抓螞蚱的那天,寨子裏的男女老少都到地裏去抓螞蚱,分別油炸。每家捕到足夠的竹筒(約兩公斤)後,會把五只蚱蜢壹只壹只的撕,頭、腿、身、臀、翅壹堆;為了恐嚇還沒被抓到的蚱蜢和其他昆蟲,它們被切成薄片的竹片夾在中間,插在田埂和排水溝旁邊。半個小時後,我們會把這些螞蚱裝在竹筒裏帶回家當蔬菜或者拌上靶餅。據說螞蚱肉很甜。出了場,人們會不停地喊:“螞蚱,我三天不抓妳,妳三個月吃不上飯!”"
3.姚選秀逆轉節
農歷十月十六是瑤族慶祝豐收的傳統日子。此時,水稻、紅薯、玉米、谷子等作物都已收割完畢,瑤族把這壹天定為“倒稿節”。在這壹天之前,誰種誰收,不準亂砍亂收,否則按農村規定罰款。過了這壹天,山上山下的田裏,誰都可以收成果,誰收誰不得幹涉。
賈島節當天,人口眾多的大窯村會舉行大規模的“鬥牛”,選擇大田壟或壹塊平地作為場地,帶壹頭肥壯的水牛到場地,在它的角上系壹個紅色的絲結,吃完壹頓選秀飯:(壹般是雞。鴨魚肉壹應俱全,僅次於春節)。村裏的男女老少和應邀而來的客人陸續來到體育場。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村裏的男青年自願起立。長輩們把“英雄節”綁在頭上,說了壹些吉祥的祝願。長輩們走後,賽手們用棍棒和犄角搏鬥,直到筋疲力盡,自動退賽。晚上,青年男女自動聚在壹起唱“翻稿之歌”(即豐收之歌)。壹般來說有兩種形式:壹種是指定壹個平昌作為歌廳,飯後點起篝火,青年男女圍著篝火唱歌。另壹種是小夥子會在姑娘家門口唱“迎賓曲”,姑娘會把小夥子迎進家門,捧出“瓜瓢酒”(就是用涼開水拌的糯米酒,舀上瓜瓢),擺上土特產,壹邊吃。壹般每首歌都有“咪咪,嘿,走吧”(諺語“美好的意思”)這個詞。充滿了喜悅、幸福和快樂。通過唱歌,男女雙方意氣相投。離開的時候,除了禮物,還會留下對方的手電筒、背包或者籃子。這是要求對方下次再來然後依依不舍的離開。
4.基諾族科特節
科特節來自壹個神奇而美麗的傳說。
根據基諾族人的傳說,很久以前,壹個女人懷孕了,但壹直沒有生育。直到九年零九個月後,她懷的孩子才出生。孩子壹出娘胎,就隨風成長,成為壹個壹手拿著錘子壹手拿著鉗子的壯漢。基諾族人自學成才,架起鐵砧,制作鐵刀鐵斧,使用鐵制工具。為了紀念這壹歷史性的變化,方便人們在每年的臘月舉行壹次打大鐵的節日,這使科特節沿襲了這壹習俗,成為基諾族慶祝的盛大節日。過去,人們慶祝科特節,並在村莊裏開展活動。節日期間由村裏的長者“卓巴”決定。節日期間會有獵牛、祭鼓、跳鼓舞、蕩秋千、踩高蹺、打陀螺等活動。,並舉行象征性的打鐵儀式。全村人都會向鐵匠獻上壹只竹鼠,以示對這位鐵的創造者的敬意。
在節日的早晨,村裏的老“卓巴”首先敲響了樓上的大鼓,標誌著節日的到來。聽到鼓聲後,男女老少盛裝湧向養牛場,參加趕牛比賽。人
到達這裏後,“卓巴”在被綁待宰的牛面前背誦了壹段拋牛詞,指示人們宰殺牛。村裏的成年男子,壹個拿著竹簽,站在離牛五六米遠的地方,依次舉起簽朝牛扔去。才在長矛紮進牛體內,血流出來後,牛受到嚴重損傷,人們用刀把牛砍死,剝皮,分肉。牛肉要先分給村裏的“七老”(卓巴、卓色、巴諾、車諾、布克、布諾、奶奴),再按收來的錢分給各家各戶。中午,各家父母都自帶酒肉菜到卓巴家參加鼓節。祭祀鼓時,要在鼓前擺放雞毛、鐵錘、鐵鉗、生姜、芋頭、鮮花。“七老”依次坐下,由卓巴吟誦祭祀鼓詞,敲鑼打鼓,帶領大家載歌載舞,辭舊迎新。下午,“七老”與村裏的居民分別用餐。那天晚上我集中在卓巴家聽歌手唱歌,年輕男女在樓下隨意跳舞唱歌,直到壹天結束。第二天早上,趁熱打鐵舉行了儀式。村裏的人以“七老”為首,把所有的鐵匠(鐵匠及其徒弟)都召集到卓瑟家,讓鐵匠在鐵砧上錘打敲打,暗示他已經鋪好了新刀斧,準備投入春耕生產。其余時間開展蕩秋千、打陀螺、丟包、踩高蹺等文體活動,讓人樂在其中。
1988年,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根據基諾族的意願,將科特節定為基諾族的年度節日,並將節日活動統壹在每年公歷2月6日至8日。從那時起,基諾族居民就開始慶祝科特節。屆時,將邀請中外遊客、全國各地來賓和各族代表齊聚基諾山,參加回歸節,共同觀看基諾族驚險刺激的騎牛活動,欣賞基諾族青年男女的大鼓舞和竹竿舞,參加體育比賽,與基諾族人民共度佳節。
5.
阿昌族會街
時間:過去多在農歷九月中旬舉行,壹般持續1.5天左右。現在改成國慶前後三天。
意義:弘揚阿昌族的宗教信仰。
內容:玩龍和白象是惠濟節期間最盛大、最精彩的娛樂活動。
惠傑,阿昌語稱“沸露”,每年農歷八九月舉行,是迎接佛祖重返人間的日子。傳說佛陀“打馬”(釋迦牟尼)上天為母念經三日(相當於地上行軍)返回人間時,佛光璀璨,青龍白象出現吉祥。阿昌會街必演白象,由此而來。
阿昌族視青龍和白象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在遇到街道之前,妳應該把青龍和白象綁起來。惠姐那天,天剛蒙蒙亮,男生們背上扔長刀,背著象腳鼓。姑娘們身著精致的民族服裝,在鑼鼓聲和鞭炮聲中被紅龍白象簇擁著,走進匯傑節廣場。當主持祭典的長輩宣布祭典開始時,突然,鼓聲、鑼聲、頭發聲交織在壹起。青龍和白象也很活躍。青龍時而搖頭,時而搖尾巴,時而張嘴大笑。白象時而搖動它的長鼻子,時而前進,時而後退,然後滑行、下跪、後仰、前傾。笨拙幼稚的行為引起人們哄堂大笑。這時,女孩和男孩圍著白象跳舞。他們的腳跳著動著,身體像波浪壹樣起伏,跳著蹲著。此時會場鼓樂齊鳴,舞龍、跳象、歡騰。
把青龍和白象綁起來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老藝術家先用木頭做了壹個架子,用紙糊住身體,用布做了樹幹、龍頭、龍尾。要強,要輕,要形象。玩龍白象的時候,人躲在龍象的肚子裏。有的人負責提龍搬象,有的人負責拉龍的頭、尾、象鼻,這樣龍就可以擡起頭,張開嘴,閉上嘴,搖尾巴,白象就會上下左右擺動鼻子。
6.
傈僳族“米市”節
傈僳族善歌善舞,人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會唱二人轉,而且特別喜歡二人轉。特別是在新年,歌手可以連續幾天二重唱。解放後,湖水、公山、雲龍等地的傈僳族也有組織泡溫泉唱歌的習慣。每年過年之際,他們都要帶上年貨,去怒江州六庫以北12公裏的溫泉,參加“湯泉歌會”。到時候濁泉邊上會有帳篷,會有人山人海。各國著名歌手再來壹輪,優美動人的歌曲接踵而至。即使在深夜,歌聲依然會在熊熊的篝火旁回蕩。這場壹年壹度的“湯池村歌會”已經持續了十多天。
弩射比賽也是傈僳族新年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人們聚集在壹起,載歌載舞的時候,青壯年男子往往會拿出自己心愛的弩,與壹個外來的靶子比試身手。弩對於魅力人群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幾乎家家都有。男人們個個精於此道,他們的弩是用野桑木或其他硬木制成的,他們的弩是用牛筋制成的。壹般男青年用的弩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上弦,可以稱之為強弩。弩由竹子或硬木制成。傈僳族人為了提高弩的威力,常把生草烏等有毒植物的汁液塗在箭上,起到“以血封喉”的作用,壹射即死。
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過年的活動也不盡相同。有些人應該在過年的時候先給牛餵鹽,以示對他們壹年辛勤勞動的尊重。有的想在家裏種壹棵松樹,讓它代表山神,祭奠酒肉;有些人要在人吃喝之前舀壹勺年糧給狗吃,因為他們認為天下五谷的種子都是狗歷經千辛萬苦才飛到天宮的,所以應該先安慰壹下狗的這種偉大貢獻。
除“傈僳族節”外,傈僳族壹般在其他統壹節日慶祝,但怒江部分地區在包谷豐收後半個月內,即公歷10月(傈僳族自然歷醉月)慶祝豐收節。節日之際,村村煮酒殺豬,聚在壹起吃喝,伴著歌聲起舞。
相關信息:/ywfj/ssmz/ssmz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