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雁門太守行的三四兩句是從哪些角度描寫戰地氣氛的

雁門太守行的三四兩句是從哪些角度描寫戰地氣氛的

1.《雁門太守行》三四句“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上句“角聲滿天”寫戰地鼓角滿天,暗示戰爭的激烈,是從聽覺角度描寫戰地氣氛;

下句“燕脂”“凝夜紫”寫之守邊將士流血的顏色,暗示戰爭的慘烈,是從視覺角度描寫戰地氣氛。

2.補充資料:

詩詞賞析

本詩描寫了邊城危急的戰鬥形勢,歌頌了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悲壯!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黑雲壓城,暴雨欲來,堅固的城墻似乎要被摧垮。黑雲,象征敵情。甲光,寫我方軍情。詩人以象征的手法,誇張的手段,描繪了平藩將士們出征的景象,渲染了壹幅悲壯雄渾的背景場面。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寫的是平藩隊伍進軍途中的景象。球的裏,寫進軍的時令。角聲滿天,寫進軍的好大場面和悲壯的氣氛。塞上,指的是藩鎮作亂的地方。燕脂,及即胭脂,指紅色。這兩句的意思是壹派肅殺的秋色,悲壯的軍號響徹原野,邊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漸凝成了紫色。夜色降臨,將士們還在角聲中奮勇前進,表現了出征將士們的同仇敵愾和不畏艱險的戰鬥精神。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詩人抓住紅旗半卷這壹軍中特有的標誌描寫進軍的速度——快。抓住戰鼓聲不起寫寒冷至極,進而寫出了將士們不畏寒冷,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精神,再現了作戰的地點和將士們不畏嚴寒英勇殺敵的情景。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是平藩將士們愛國情懷的正面直接抒發。黃金臺,典故,相傳戰國時期燕昭王曾經在易水東南鑄壹高臺,把大量黃金放在臺上,不惜以重金招攬人才。玉龍,指的是寶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為了報答皇帝的恩德,將士們願意手提寶劍效死疆場。在這裏,詩人交代了將是不畏嚴寒,英勇殺敵的原因。正所謂身首離兮心不懲,鬼魂魄兮為鬼雄,為全篇做了壹個有力的收束,同時升華了主題。

詩人運用了獨特的藝術手法表現了獨特的藝術想象,運用了象征、誇張、暗示、烘托、以部分代全體等方法,抓住特征描寫事物,使戰鬥場面有聲有色,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